和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落盡梨花春又了。滿地殘陽,翠色和煙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蘇幕遮·草
- 落盡梨花春又了。滿地殘陽,翠色和煙老 -- 出自·梅堯臣·蘇幕遮?草
- 登崖獨立望九州,陽春欲奏誰相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杜秀才五松見贈
- 唐羌字伯游,為臨武長,上書言狀,和帝罷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荔支嘆
- 魯公賓客皆詩酒,誰是神仙張志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王勝之三首
- 流觴曲水無多日,更作新詩繼永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王勝之三首
- 坐睡樽前呼不應,為公雕琢損天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王勝之三首
- 故將換硯豈無意,恐君琱琢傷天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張作詩送硯反劍乃和其詩卒以劍歸之
- 閻夫子,勿謂使人難,使琴抑怨天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晁無咎韻閻子常攜琴入村
- 矧伊人矣,不求友生,神之聽之,終和且平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伐木
- 過眼滔滔云共霧,算人間知己吾和汝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賀新郎·別友
- 東逾遼水北滹沱,星象風云喜共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承聞河北諸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
- 自古蛾眉嫉者多,須防按劍向隨和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再用韻
- 法曲法曲合夷歌,夷聲邪亂華聲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法曲-美列圣,正華聲也
- 融融曳曳召元氣,聽之不覺心平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五弦彈-惡鄭之奪雅也
- 坐對珠籠閑理曲,琵琶鸚鵡語相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吳宮辭
- 漠漠紛紛不奈何,狂風急雨兩相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惜落花贈崔二十四
- 不因醉本蘭亭在,兼忘當年舊永和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寄在朝鄭曹獨孤李四同年
- 身向人間閱事多,杜門聊得養天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即事
- 秦不及期周過歷,始知養壽在中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日
- 斜風細雨苕溪路,我是後身張志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感
- 謝客杜門殊省事,一盂香飯養天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賦
- 勃落為衣隱薜蘿,掃空塵抱養天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述
- 美睡宜人勝按摩,江南十月氣猶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室明暖終日婆娑其間倦則扶杖至小園戲作長
- 場功俱已畢,歡樂無壯老,野歌相和答,村鼓更擊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道上見村民聚飲
- 莫笑蓬門雀可羅,老農正要養天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蓬門
- 才薄何堪試馮翊,恩深猶許對延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延和殿退朝口號
- 白頭萬事都經遍,莫為悲傷損太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蓬戶
- 匈奴莫復倚長戈,來款軍門早乞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軍中雜歌
- 今年一冬晴日多,草木萌甲風氣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癸丑十一月下旬溫燠如春晦日忽大風作雪
- 欲尋西郊路,斗酒傾意氣,浩歌君和我,勿作尋常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喜譚德稱歸
- 金釵橫處綠云墮,玉箸凝時紅粉和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見劉秀才與池州妓別
- 前日才能始誰播,一口驚張萬夸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慎伯筠
- 間水繞田山影轉,野林留日鳥聲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友人壁
- 巫山巫峽楊柳多,朝云暮雨遠相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楊柳枝
- 境入篇章高韻發,風穿號令眾心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夏日寄宣武令狐相公
- 驛騎函首過黃河,城中無賊天氣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平齊行二首
- 閑門共寂任張羅,靜室同虛養太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吳方之見示獨酌小醉首篇,樂天續有酬答,皆
- 憶昔初蒙博士征,其年始改稱元和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石鼓歌
- 今日風光定自佳,不寒不熱恰清和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初復即事
- 宋沇嘗傳天寶季,法曲胡音忽相和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·立部伎
- 驃之樂器頭象駝,音聲不合十二和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·驃國樂
- 昆侖琵琶涼州歌,當時進御染云和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五王夜燕圖
- 吳越相謀計策多,浣紗神女已相和。 -- 出自唐·魚玄機·浣紗廟
- 萬壑無聲海不波,一窗油紙暮春和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大廳后堂南窗負暄
- 塞黑云黃欲渡河,風沙瞇眼雪相和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太和公主和蕃
- 紅燭臺前出翠娥,海沙鋪局巧相和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美人宮棋
- 琵琶弦中苦調多,蕭蕭羌笛聲相和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王昭君歌
- 壺觴須就陶彭澤,時俗猶傳晉永和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(一作皇甫冉詩)
- 見說只今生草處,禁泉荒石已相和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華清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