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政引風(fēng)霜成物色,語回天地到陽和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上裴中丞
- 望不從兮知如何,心混混兮意渾和。 -- 出自唐·元結(jié)·引極三首·望仙府
- 萬里關(guān)山今不閉,漢家頻許郅支和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臨滹沱見蕃使列名
- 春衣少年當(dāng)酒歌,起舞四顧以笑和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春人
- 逆口不唱當(dāng)時歌,當(dāng)時笑聲與曲和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樓上曲
- 垂露成幃仲長統(tǒng),明月為燭張志和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述懷呈十七家叔
- 鵲橋初就咽銀河,今夜仙郎自性和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雜曲歌辭·楊柳枝
- 鵲橋初就咽銀河,今夜仙郎自姓和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柳枝
- 淮海歡騰五袴歌,政聲京光益中和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周彥廣待制挽詞
- 殘燭不教人徑去,斷云時有淚相和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望江南/憶江南
- 綠楊染水濃如畫,天氣欲晴風(fēng)自和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書僧舍壁
- 茹芝深隱慚商皓,獻(xiàn)璧求知笑卞和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次韻蘇文饒見貽之什
- 海域晏清無夕慮,齋居宣室順天和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御閣春帖子
- 哀弦孤止四坐寂,繼以簫笛相諧和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曼叔見謝潁橋相過之什
- 云外雁寒驚歲晚,林間鴉語弄春和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景仁如況之聞用歌舞望門而反作此戲之
- 明朝也向山上去,手把松枝養(yǎng)太和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會飲鮑史君池
- 高資店里主人婆,萬福官人問訊和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過金陵四首
- 折盡再生錢樣葉,卻疑天氣復(fù)清和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池上
- 正須秉燭游清夜,轉(zhuǎn)眼蘭亭舊永和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春日雜興
- 手劚風(fēng)煙不占多,春來物物是陽和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方教采芹亭
- 撲粉施朱,畫眉補鬢,巧言令色柔和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夜叉婆
- 山河已定,干戈不起,太平時、八方和義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解冤結(jié) 景金本注云,三首本名解佩令 贈醮
- 衡君也能三呼,更雙成度曲奏云和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木蘭花慢 在德六年正旦 天下同文補遺
- 紫殿朱闌白玉坡,天風(fēng)吹樂下云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元日早朝
- 五十余年四海波,建元三載盡征和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武帝
- 哀絲豪竹按新歌,紅潮素臉春風(fēng)和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綠珠詞
- 目前便是真佳境,汞內(nèi)消停自合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還丹未就且降魔,二八從教細(xì)攪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玄酒太羹君子淡,蕢桴土鼓圣人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郡齋與龔濟叔劉薰卿談詩
- 吾性太率故多可,吾調(diào)太僻故寡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邀肇慶府卓司法
- 雪霜使氣張湯酷,風(fēng)日容情下惠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窮冬逆旅
- 嬌弦細(xì)語發(fā)砑羅,臂動玉釧鳴相和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秦箏曲
- 胡奴帳下出琵琶,復(fù)拊銀箏與相和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答余左司沈別駕元夕會飲城南之作時在圍中
- 七日之誅今幾日,猶煩樂職在中和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感事
- 卻卷前志隨征雁,回首三吳風(fēng)景和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送杜通直乞罷無極南歸
- 越石不生誰可將,奉春再出亦難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有感
- 少小從軍事袴鞾,只今廟算主通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二首
- 過時結(jié)實心猶苦,從古調(diào)羹味在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諸人頗有和余百梅詩者各賦一首
- 長劍拄頤刀納鞾,得如曝背趁陽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三和二首
- 客笑儂時真滯貨,太平典冊要聲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嘆老
- 公丞赤地饑荒后,一念通天立致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張秘丞燈夕韻四首
- 牧守二期方奉計,末期君已得民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張秘丞燈夕韻四首
- 君侯談笑該能事,詩到元和字永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張秘丞燈夕韻四首
- 頻年沴氣稀安業(yè),一旦仁風(fēng)忽扇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張秘丞燈夕韻四首
- 上說君王自神武,下云宰相已安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陳諫議澈赴邊幕二首
- 豐年海熟田尤熟,圣代朝和野亦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病起五首
- 風(fēng)人所作葩而正,治世之音樂以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林文之詩卷二首
- 雖則凝香無幾日,攽條下教得民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汪守宗博二首
- 頹然一榻懶巾靴,二月東風(fēng)尚未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五和二首
- 生怕將軍手涴靴,安能柔軟舞靈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六和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