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長向酒欲冰時,魁英相放,不待陽和發。 -- 出自宋·章謙亨·念奴嬌·畫樓側畔
- 幕府人才不在多,同寅難得是恭和。 -- 出自宋·王同祖·夏日金陵制幕即事
- 民今不足將誰足,糴本名和豈是和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戊午喜罷和糴
- 巧工斲取破天馨,碎悄沉蘭百芳和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梁新恩送龍涎香杯
- 滿園桃李漸成莎,為甚東君氣未和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春雨中遣懷二首柬梅臞
- 更把新詩勾野興,時將濁酒發天和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樂意
- 深山短景孤鳥過,會看明午風日和。 -- 出自宋·鄧剡·書烏龍山
- 蜀地錦機裁色樣,洛陽土脈蘊中和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牡丹花
- 嬰兒姹女見黃婆,兒女相逢兩意和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谷神歌
- 花縣到時銅墨貴,葉舟行處水云和。 -- 出自唐·劉復·送黃曄明府岳州湘陰赴任
- 笑披鶴氅上坡陀,風籟無聲日氣和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王右司游南岳得晴
- 汴水通淮利最多,生人為害亦相和。 -- 出自唐·李敬方·汴河直進船
- 共遇圣明千載運,更觀俗阜與時和。 -- 出自唐·崔鉉·進宣宗收復河湟詩
- 九醞松醪一曲歌,本圖閑放養天和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詠酒二首
- 為報顏公識我么,我心唯只與天和。 -- 出自唐·姚巖杰·報顏標
- 煬帝東游意緒多,宮娃眉翠兩相和。 -- 出自唐·翁承贊·柳
- 萬卷圖書千戶貴,十洲煙景四時和。 -- 出自唐·殷文圭·題吳中陸龜蒙山齋
- 定知上藥延衰齒,每憶玄談養太和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譚鍊師見寄
- 微臣稽首貢長歌,丹青景化同天和。 -- 出自唐·徐光溥·題黃居寀秋山圖
- 玉樓天半起笙歌,風送宮人笑語和。 -- 出自唐·馬逢·宮詞二首(一作顧況詩)
- 衰柳蟬吟旁濁河,正當殘日角聲和。 -- 出自唐·子蘭·蟬二首
- 繞砌雖然清自別,出門長恐濁相和。 -- 出自唐·修睦·題僧院泉
- 九霄云路奇哉險,曾把沖身入太和。 -- 出自唐·許學士·天關回到世吟
- 家財破蕩身狼籍,看取胡忠季子和。 -- 出自宋·李兼·戒事魔十詩
- 偏記同歡秋月低,簾外論心花畔,和醉暗相攜。 -- 出自唐·魏承班·黃鐘樂·池塘煙暖草萋萋
- 看風風雨雨,滋造物,時時變,總心和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緱山月 雨夕
- 憶昔灤京避暑日,氣骨礧嵬從鑾和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嘆病駝
- 閑中做成修煉,煉百脈通流,四體和平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春從天上來 贈首陽山李志樸
- 漸入清涼活計,抱天真純粹,一氣和柔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聲聲慢·人心剛硬
- 紅云島,仙音部,說新聲、得意掩云和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 河內人焦其氏得作樂器,僅容一握
- 春喉爽朗天顏喜,不遣簾前樂器和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乘時欲取封侯印,可奈天驕力請和。 -- 出自明·李開先·塞上曲一百首(錄一十四首)
- 請與副閣王舍人,呈似此歌希唱和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代書呈蘇易簡學士希寵和見寄以便題之于郡齋
- 喜今有便歸鄉多,吾倒春中偏飲和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吾鄉有李明府其伯子襟懷夐然世表甘早知敬慕
- 萱草別非資灌溉,桐音何事不純和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問吳叔經病
- 見說花間舞蝶狂,翻飛更著游蜂和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書園吏申花開榜子
- 西墻墨妙須珍護,皇祐高秋勝永和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和吳侍郎謝余洎諸朝客見過亭沼
- 感君千里遠相過,晤語經旬接粹和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送江秀才歸廬陵
- 底事日高猶未落,看他青女嫁羲和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雪晴
- 五曲漁村壽樂多,隨大隨小聲和和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荊江漁父竹枝詞九首和夔師□侍郎韻為荊師范
- 夷惠之間得趣多,天教彌月占清和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六叔父生朝三首
- 東晉舊城惟月在,南唐涼殿有風和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路德章石頭城吊古
- 莫教畫手流傅去,生怕時人取次和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楊僉判潛室中竹枝
- 拍舷還望星與河,此身或是張志和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夜坐放歌書興
- 士庶重重間綺羅,霽光熏作小春和。 -- 出自宋·武衍·恭謝慶成詩十闋
- 肯將金谷序文比,因想山陰氣候和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禊帖韻
- 休誦玉川艱險句,終篇比興為元和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韻蝕韻
- 濁酒過鄰通問訊,青燈語夜愜平和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送舅氏行
- 當朝劍佩冠峨峨,趨營未免傷天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吳子隆兼隱齋歌
- 借疏香積共晨炊,客里良辰總不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社日僧舍風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