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惆悵心思滑臺北,滿杯濃酒與愁和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黎陽寄姚合
- 玉兔玉人歌里出,白云難似莫相和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登田中丞高亭
- 中興諸將誰降敵,負國奸臣主議和。 -- 出自明·于謙·岳忠武王祠
- 陸珍海異厭下箸,別索百種煩烹和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宣九家賦雪
- 著籍初同闕里多,采芹先致魯風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胡教授蒙太守策試諸生
- 爾來一清凈,西望多麥禾,魏絳方和戎,先零正投戈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陳侗同年知陜俯
- 種棠經歲便成科,秋雨調勻氣漸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毛君感事書懷
- 邊頭又報真消息,靼使來朝乞講和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題處士黃公山居
- 還有不隨流俗處,秋毫無累損天和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戲書
- 生長江湖樂卑濕,不信中州天氣和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南湖行二首
- 還與北窗添睡思,盡拋塵上養天和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首夏
- 入苞豈數橘柚賤,芼鼎始足鹽梅和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橙子
- 土鼓抱時山鬼聽,石泉濯處澗鷗和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牧羊兒土鼓
- 丹桂石楠宜并長,秦云楚雨暗相和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淅上(一作江浙上,是今鄖陽府,地在秦楚之
- 櫝中本自沽良價,毫末安能滑至和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任頓田感舊敘懷
- 彈為幽鳥啄寒木,園林颯颯風雨和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同圣民過楊之美聽琵琶女奴彈啄木曲親諸公所
- 看到幽蘭軒里事,依然流恨似宣和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書金史后
- 三山江上翠崔峨,草綠風煙春氣和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江東歌
- 江山如此不一醉,拊掌笑殺孫公和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涌金亭示同游諸君
- 沒弦琴兒不用彈,無腔曲子無人和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快活歌二首
- 迷則僧只悟剎那,遍將此事勘禪和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悟空寺
- 短衣匹馬經過,嘆禊日難逢晉永和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
- 九土雄師竟若何,未如良牧與天和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獻新安于尚書
- 幾州戶口看成血,一旦天心卻許和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將入關安陸遇兵寇
- 千筠擲毫春譜大,碧舞紅啼相倡和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置酒行
- 香稻熟來秋菜嫩,伴僧餐了聽云和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蔬食
- 山寒偏是曉來多,況值禪窗雪氣和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冬曉章上人院
- 王孫興至幽尋好,芳草春深景氣和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仲春宴王補闕城東小池
- 電光初照樹峨峨,葉上微風與雨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
- 燕國駿蹄猶待樂,荊山美寶已逢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任屯田感子飛內翰舊詩
- 君注起居同左史,我為委吏退延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五月十四日與子華自內中歸
- 如今玉石休分別,免被無辜刖卞和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次韻和仲咸感懷貽道友
- 便把樽罍通意思,須防風雨害清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劬勞恩重須當報,手足情深要取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訓世孝弟詩十首
- 子孝親兮弟敬哥,怡聲下氣與謙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訓世孝弟詩十首
- 子孝親兮弟敬哥,天時地利與人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訓世孝弟詩十首
- 和樂且耽宜自翕,彝倫攸敘在謙和,班衣舞罷塤篪奏,子孝親兮弟敬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訓世孝弟詩十首
- 子孝親兮弟敬哥,莫因微利遽傷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訓世孝弟詩十首
- 春暖秋涼兼景好,年豐身健更時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小車吟
- 雖老仍思鼓缶歌,庶幾都未喪天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戊申自貽
- 從人指畫竹如意,假手爬搔松養和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睡起
- 食不下咽當奈何,千金不惜聘秦和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次韻江子我病起
- 勇銳閉房猶著酒,切深疾惡反傷和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送檢法趙奉議
- 料雪霜深處,司花神女,暗里焚百和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探春令·雕墻風定
- 工農康樂新天地,革命功成萬眾和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延安一首五月二十六日賦寄毛主席
- 玉樓天半起笙歌,風送宮嬪笑語和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宮詞
- 不是風光催柳色,卻緣威令動陽和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奉和韓晉公晦日呈諸判官
- 華夷混一歸真主,端拱無為樂太和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金陵懷古
- 匆匆離恨說不盡,燭龍已駕隨羲和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七夕歌
- 東歸萬里慚張翰,西上四年羞卞和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長安歲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