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在第8個字的詩句
蜀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山桃紅花滿上頭,蜀江春水拍山流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竹枝詞
- 山桃紅花滿上頭,蜀江春水拍山流。 -- 出自··
- 山桃紅花滿上頭,蜀江春水拍山流 -- 出自··
- 趙瑟初停鳳凰柱,蜀琴欲奏鴛鴦弦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長相思二首
- 山憶喜歡勞遠夢,(蜀道有錯喜歡鋪,在大散關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
- 北客初來試新險,蜀人従此送殘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鼻城
- 浩蕩荊江遠,凄涼蜀客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白帝廟
- 相如偶一官,嗤鄙蜀父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雜詩十一首
- 上林珍木暗池臺,蜀產吳包萬里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皇太后閣六首
- 一朝長星墜,竟使蜀婦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是日至下馬磧憩于北山僧舍有閣曰懷賢南直斜
- 蜀人衣食??嗥D,蜀人游樂不知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蠶市
- 使君負弩為前驅,蜀人不復談相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宋朝散知彭州迎侍二親
- 諸孫歡笑爭挽須,蜀人畫作西湖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宋朝散知彭州迎侍二親
- 贈君荊魚杯,副以蜀馬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范中濟經略侍郎分韻賦詩以元戎十乘以先啟
- 風光類吾土,乃是蜀江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晚游城西開善院,泛舟暮歸,二首
- 襄陽逢漢水,偶似蜀江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漢水
- 泥深厭聽雞頭鶻,(蜀人謂泥滑滑為雞頭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牛尾貍與徐使君(時大雪中。)
- 白帝夔州各異城,蜀江楚峽混殊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夔州歌十絕句
- 遇害陳公殞,于今蜀道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梓州李使君之任
- 鵩鳥長沙諱,犀牛蜀郡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哭韋大夫之晉
- 得君亂絲與君理,蜀江如線如針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
- 兩行秦樹直,萬點蜀山尖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張十二參軍赴蜀州,因呈楊五侍御
- 鄉關胡騎遠,宇宙蜀城偏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得廣州張判官叔卿書,使還,以詩代意
- 昔在嚴公幕,俱為蜀使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贈蕭二十使君
- 荊州鄭薛寄書近,蜀客郗岑非我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赤甲
- 秦中驛使無消息,蜀道兵戈有是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黃草
- 正解柴桑纜,仍看蜀道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晉肅入蜀,余下沔鄂
- 巫峽忽如瞻華岳,蜀江猶似見黃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覽物(一作峽中覽物)
- 太原毯澀毳縷硬,蜀都褥薄錦花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紅線毯
- 入界先經蜀川過,蜀將收功先表賀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蠻子朝-刺將驕而相備位也
- 月宜秦嶺宿,春好蜀江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武士曹歸蜀 士曹即武中丞兄。
- 君獨南游去,云山蜀路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張南簡入蜀
- 蠻旗似火行隨馬,蜀妓如花坐繞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寒食日寄楊東川
- 歌從雍門學,酒是蜀城燒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碧瓦
- 越桂留烹張翰鲙,蜀姜供煮陸機莼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贈鄭讜處士
- 我游南賓春暮時,蜀船曾系掛猿枝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三峽歌
- 關輔何時一戰收,蜀郊且復獵清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獵罷夜飲示獨孤生
- 巴酒不能消客恨,蜀巫空解報歸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夜懷吳中
- 安危關社稷,豈惟蜀民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拜張忠定公祠二十韻
- 閩嶠故人消息惡,蜀江遺老素書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冬有感
- 長年三老半醉醒,蜀估峽商工算計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偶與客話峽中舊游
- 城郭秦風近,村墟蜀語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頃歲從戎南鄭屢往來興鳳間暇日追懷舊游有賦
- 半世吳松理釣絲,蜀山著腳豈前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靈鷲寺堂中然獨作禮開山定心尊者尊者唐人
- 奇峰迎馬駭衰翁,蜀嶺吳山一洗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過靈石三峰
- 放翁拄杖具神通,蜀棧吳山興未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拄杖
- 接棹隋河溢,連蹄蜀棧刓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
- 別浦云歸桂花渚,蜀國弦中雙鳳語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聽穎師琴歌
- 酒杯若葉露,玉軫蜀桐虛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相和歌辭·江南曲
- 酒杯箬葉露,玉軫蜀桐虛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追和柳惲
- 城郭千家一彈丸,蜀岡擁腫作蛇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沈道原
“蜀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