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在第8個字的詩句
蜀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杓柄長多少,洗盡蜀民愁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調(diào)歌頭·有匪碧巖使
- 想見此樓上,閱盡蜀人才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調(diào)歌頭·艤棹漢嘉口
- 梟狐陸梁士扼腕,蜀山慘澹無光輝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安大使生日
- 明命輟禁游,往撫蜀雕瘵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鄭侍郎四川制置分韻得蓋字
- 原言樹風(fēng)聲,永作蜀山重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程左史以右撰知夔州分韻得重字
- 上到青天更上頭,蜀人猶記舊得軺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王總卿生日二首
- 星隕南昌日,梟鳴蜀道時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趙廣安挽詩
- 淚灑衡山月,神凄蜀嶺云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游臨丞挽詩
- 行到青天最上頭,蜀人爭盾錦衣游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書所見聞示諸友
- 君從柯山來,行盡蜀山險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和江平叔游無為山詩韻
- 有來范侯人中英,蜀國忠文之子孫,清姿勁氣排秋旻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瀘水清
- 正獻風(fēng)猷復(fù)齋為,蜀公素業(yè)肯亭傳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挽漳守鄭都承子敬四首
- 玉門遼邈誠虛設(shè),蜀道崎嶇只等閑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閩嶺遙岑
- 巖前靜索龜圖秘,蜀口驚呼蟻戰(zhàn)酣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見歐制干
- 寶生蜀東六十年,蜀勢關(guān)吳妙陳述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
- 懇切深惟保蜀方,蜀茍措安國寧謐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
- 正魏紫衣染天香,蜀妝紅破春睡。 -- 出自宋·劉子寰·花發(fā)沁園春·換譜伊涼
- 渺渺康湖水,峨峨蜀野山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挽朱侍郎
- 宗華衣錦趨炎晝,蜀本鎔金耐素傷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蜀葵韻
- 老去憑虛心輒悸,蜀城雖好不如還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自和
- 由秦而西是為入蜀道,乘興一登岷峨矗天峰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朱信叔洛陽人往佐長安省幕
- 洛中富推程與邵,蜀之蘇范輝相照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彭花翁牡丹障
- 洛宮禾黍今離離,蜀道峨眉更慘凄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彭花翁牡丹障
- 書堂靜占百花林,蜀錦香浮一逕陰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題百花林書堂
- 翠煙深樾江村雨,蜀魄催春動歸去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禽言十詠·不如歸去
- 只今蜀土錦城荒,蜀客望西悲故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禽言十詠·不如歸去
- 春花欲語嬌倚檻,蜀錦魯縞光可鑒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子經(jīng)昔有黃筌玉筍圖故人陳眾仲題詩其上后為
- 兩人中表俱頭白,蜀饋才堪幾幅箋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次許表兄韻
- 粵亡未合鴟夷去,蜀遠(yuǎn)難隨杜宇歸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酬鄧山房尊師
- 秋棱初勁樹葉飛,蜀錦糝綴斜陽枝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天池寺夜與主僧覺翁圓上共坐談浯溪山水之勝
- 但看戊寅歲,揚在蜀江頭。 -- 出自·***·秦人竹豸留謠
- 路半嘉陵頭已白,蜀門西上更青天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題嘉陵驛
- 悠悠煙景兩邊意,蜀客秦人各斷腸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題秦嶺
- 二賢寂寂未有繼,蜀人惟恐公來遲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黃尚書帥蜀
- 醉且書懷還復(fù)吟,蜀箋影里霞光侵。 -- 出自唐·張碧·林書記薔薇
- 轡待袁絲攬,書期蜀客操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述夢詩四十韻
- 顧渚吳商絕,蒙山蜀信稀。 -- 出自唐·韋處厚·盛山十二詩·茶嶺
- 古柏森然地,修嚴(yán)蜀相祠。 -- 出自唐·楊汝士·和宗人尚書嗣復(fù)祠祭武侯畢,題臨淮公舊碑
- 樓古秦規(guī)在,江分蜀望開。 -- 出自唐·楊汝士·和段相公夏登張儀樓
- 郎君得意及青春,蜀國將軍又不貧。 -- 出自唐·楊汝士·賀筵占贈營妓
- 北去西游春未半,蜀山云雪入詩情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送友人游蜀
- 金鳳對翹雙翡翠,蜀琴初上七絲弦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為妻作生日寄意
- 郡響蠻江漲,山昏蜀雨過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寄黔南李校書
- 勇果魯仲由,文賦蜀相如。 -- 出自唐·崔璐·覽皮先輩盛制,因作十韻以寄,用伸款仰
- 別隨秦柱促,愁為蜀弦么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漢代
- 簟舒湘竹滑,茗煮蜀芽香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題道成上人院
- 眼前無俗事,松雨蜀山輝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遷村居二首
- 寄墨大壇吏,分箋蜀國僧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宿書僧(一作記院)
- 梁園末至?xí)r名大,蜀道前驅(qū)使節(jié)雄。 -- 出自唐·胡宿·長卿
- 詰汾興魏,鱉靈王蜀。 -- 出自唐·李瀚·蒙求
“蜀”同音字
- 淑
- 琡
- 數(shù)
- 數(shù)
- 暏
- 襡
- 菽
- 鼡
- 鱪
- 鱰
- 熟
- 璹
- 書
- 侸
- 倏
- 倐
- 儵
- 叔
- 咰
- 塾
- 墅
- 姝
- 婌
- 孰
- 尌
- 尗
- 屬
- 屬
- 庶
- 庻
- 怷
- 恕
- 戍
- 抒
- 捒
- 掓
- 攄
- 攄
- 暑
- 曙
- 書
- 朮
- 術(shù)
- 束
- 杸
- 樞
- 樹
- 梳
- 樞
- 樹
- 橾
- 殊
- 殳
- 毹
- 毺
- 沭
- 漱
- 潄
- 潻
- 澍
- 濖
- 瀭
- 焂
- 疎
- 疏
- 癙
- 秫
- 豎
- 竪
- 糬
- 紓
- 絉
- 綀
- 紓
- 署
- 腧
- 舒
- 荗
- 蒁
- 蔬
- 薥
- 薯
- 藷
- 虪
- 蜀
- 蠴
- 術(shù)
- 裋
- 襩
- 豎
- 贖
- 贖
- 跾
- 踈
- 軗
- 輸
- 輸
- 述
- 鄃
- 鉥
- 錰
- 鏣
- 陎
- 霔
- 鮛
- 鵨
- 鶐
- 黍
- 鼠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𠁮
- 𠅩
- 𠘧
- 𠲿
- 𡚾
- 𡱆
- 𤕟
- 𤴙
- 𦏧
- 𦒶
- 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