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在第8個字的詩句
蜀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志愿且未遂,而趨蜀道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楊浩秘丞入蜀
- 將出咸陽門,同涉蜀道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張斯立遂州司理
- 遠壑杜鵑響,前山蜀客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何遯山人歸蜀
- 鰲頭蓬萊便可到,蜀人更賀烹豬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石昌言舍人還蜀拜掃
- 鐵驄黃金羈,年少蜀城守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曹承制知永康軍
- 別后風清夜,思君蜀路難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送梓州周司功
- 唐相規模今歷歷,蜀氏遨樂舊熙熙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代書寄程正叔
- 思君君未還,君戀蜀中官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韻寄成都李希淳屯田
- 姚根魏撥兩京貴,蜀本黟枝南度春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梅山送牡丹二首
- 園林綠暗又紅稀,蜀鳥啼山筍蕨肥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口占
- 約束蜀兒采馬鞭,蜀兒采鞭不敢眠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露青竹杖歌
- 碧鮮似染萇弘血,蜀帝城邊子規咽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露青竹杖歌
- 長安并長旗亭價,蜀女當壚自滌盃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春雪
- 西京地大民風厚,蜀秭沈波月蚌還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萬州齊都官
- 臺嶺分霞爭抱萼,蜀宮裁錦鬥纏枝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晏尚書海棠
- 自昔邊州重,當年蜀馭催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龐丞相
- 菌閣俯江干,西南蜀塞寬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農閣
- 渭上空張復漢旗,蜀民已哭歸師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梁父吟
- 幽齋誰與破窮愁,蜀錦當軒爛不收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末圭竇齋前菊盛開賦得絕句時秬出未歸
- 借問太守誰,子云蜀名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梅子明通判余杭
- 神駒入水隨煙云,蜀山石路無行人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蕭朝散惠石本韓干馬圖馬亡后足
- 別離楊柳陌,迢遞蜀門行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人游蜀
- 聞道巴山遠,如何蜀路難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令狐明府
- 色麗成都俗,膏腴蜀水濱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送宋休遠之蜀任
- 江到荊門闊,山連蜀國深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縣齋春書十二韻
- 漢使曾觀楚風俗,蜀翁未識魯書生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哀程袁州
- 自從飲馬秦淮水,蜀柳無因對殿幃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南朝
- 郢詞溫潤如絲雨,蜀紙鮮明似綺霞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三峰王耿殿丞將移陜下通理先已同袁刑部以唱
- 宣城彩筆真堪愛,蜀色紅箋更可夸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宣筆與成都司理劉大著
- 此生不遂閑游去,蜀魄巴猿恨莫夸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將游蜀中恨有所滯至情難蓄發為拙詩寄錦川峽
- 汗花凝滴雪珠膩,蜀葵紛濕青蟲醉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客有贈余宮燭者即席同劉元定方子公丘長孺陶
- 翠幄隋堤密,金絲蜀道賒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柳
- 漢廷起草舊郎官,蜀部坐籌新將帥。 -- 出自宋·杜安世·玉樓春
- 葉間青實駢,大與蜀土敵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同曼叔游高陽山
- 更憐二棕櫚,遠結蜀土根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新置北軒
- 剡溪藤骨不足數,蜀江玉屑誰復憐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奉同原甫賦澄心堂紙
- 色變天星照,姿貞蜀土城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謝薛總干惠茶盞
- 一樣薰風分五色,蜀葵林畔按涼州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端午日宮宴二首
- 關路欲伸通楚勢,蜀山俄聳入秦青。 -- 出自宋·伍喬·觀華夷圖
- 十六紅橋夾兩岸,蜀嬌越艷揚新聲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秦淮歌
- 浮云西南行,望中蜀山紫,懸想詩到時,春已滿杖履,努力善眠食,開抱受蕃祉,桃漲趁江來,竚待剖雙鯉,歲乙卯人日,啟超拜手啟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寄趙堯生侍御以詩代書
- 楚客初來詢物俗,蜀人從古足英雄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初入四川境喜晴
- 吳岫南從京口出,蜀江東赴海門流。 -- 出自宋·鮑壽孫·平山
- 魏則曹丕吳孫權,蜀則先主稱劉備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歷代傳授歌
- 末路荒唐如煬帝,蜀江更起度遼船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唐太宗
- 燕云海闊歸鴻杳,蜀漢城荒戍馬閒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剖竹章流遠,還車蜀道巇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送虔守楚大夫
- 氣結遼城怨,聲銜蜀帝冤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靜聽鳥相喧
- 宜春文藝傳,它日蜀王褒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隆興貢院呈彭國壽
- 杜陵枯楠已憔悴,蜀相老柏非瑰奇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偃松行(在天平山西,舊文正書院
“蜀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