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在第8個字的詩句
蜀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劍閣西南遠鳳臺,蜀魂何事此飛來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岐下聞子規
- 隨來晉盜逸,民化蜀風清。 -- 出自唐·趙冬曦·陪張燕公行郡竹籬
- 東風雨洗順陽川,蜀錦花開綠草田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南陽道中作
- 洛陽紙價因兄貴,蜀地紅箋為弟貧。 -- 出自唐·何兆·贈兄
- 終夕玉堂魂夢冷,蜀江聲繞水晶宮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夜直聞御溝聲
- 青春已復作許妙,蜀錦輕覆千林殷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三堂書懷
- 只應許國心金石,蜀道如天亦可梯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次韻范至能峽中見寄
- 名園綠水春無價,蜀錦舞纏頭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朝中措·五湖煙水百花洲
- 但依稀,寫柔情,留蜀紙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夜游宮·一帶垂楊蘸水
- 昆墟已瀉南軒派,蜀貢猶傳北斗杓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史石泉二首
- 黑石巴山硯,魚鱗蜀客箋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句
- 自昔充城號奧區,蜀人喚作小成都。 -- 出自宋·邵伯溫·句
- 秋霜何草不玄黃,蜀山戍削青崔嵬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題郭功甫詩卷
- 漢宮入奏賢臣頌,蜀道榮觀駟馬車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哀都官王申
- 夜寒金殿冷,秋靜蜀關空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續題郭功甫詩卷
- 賢哉秉節度,不制蜀阿童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杜元凱廟
- 上蔡人歸古縣封,蜀江依舊水流東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至上高邑
- 玉翰飛出漢江東,蜀道三年興已窮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呈恩主戶部郎中
- 玉翰飛過漢江東,蜀道三年興已窮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錢使者三首
- 夏正更簽稱觴近,蜀道占星故國賒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壽王提舉二首
- 唐人鐵券驚何語,蜀國壺漿笑舊游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題朱令德祠
- 悠悠卻返煙霄去,蜀霧秦云千里暮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鶴雛引
- 梁城皓鶴千年恨,蜀壟青松一夢空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挽史太君詞
- 老向雷州著綠衫,蜀芳剪棄吳舡覆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閬州新井縣豐山鎮慈光院殿柱有咸平三年寇萊
- 有美僖公頌,誰高蜀守名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和梁守錢諸貢士
- 明朝有王會,心與蜀江東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除夕
- 我歸楚之夔,公家蜀之岷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和楊拱辰見惠
- 若嫌吾土山川暖,蜀客相逢尚可夸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謝道醇見和
- 子美來投蜀錦坊,蜀人滿口說文章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大比周三歲,登名蜀一涯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眉州鹿鳴宴
- 蜀地雖遠天之涯,蜀人只隔一水巴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左右生題名
- 峽山鳥道飛翩翩,蜀仙自得壺中天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次韻趙彥膚柏梁體送張道錄
- 君看文與高,慈惠蜀之師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石室
- 風弄波濤鼓角喧,蜀江猶有陣圖存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武侯祠
- 雪山增生絕紛埃,蜀道非難履平路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次制帥所和前韻
- 十寺幽巖萬木稠,蜀川一覽盡西州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留題修覺山絕勝亭
- 楚樹已沾新雨露,蜀江行換好風煙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費文達除夔漕作此賀之三首
- 詔書揮翰日邊來,蜀有巨儒星杓魁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張漢州赴召
- 我生東南未曾到,蜀士游從聞頗熟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王粹中教授入蜀
- 我生東南陬,不識蜀道難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楊嗣勛校書守眉山
- 廬山高哉山谷字,蜀女織就新冰綃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錢文季少卿以蜀中織成山谷廬山高為壽次韻
- 淮縣劇繁迎刃解,蜀邊奸慝望風銷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挽韓漕直閣
- 誰知道,吳儂未識,蜀客已情孤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滿庭芳·南月驚烏
- 回首長安日,傷心蜀道天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挽都運徽猷陳君詩
- 問如何低回計幕,蜀山深處。 -- 出自宋·黃人杰·賀新郎·曉色收梅雨
- 不歷閩山險,空云蜀道難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過分水嶺二首
- 要識公兄弟,當年蜀兩蘇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挽汪義源舍人二首
- 信是長安遠,休疑蜀道難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雨入丈七坳
- 終攜太平策,還上蜀江船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鄧諫從制干
- 風入唐聲妥,山函蜀氣多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和居簡師韻
“蜀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