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在第8個字的詩句
蜀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海棠殘艷紅鋪地,蜀柳長條翠拂池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依韻和殘春有感二首
- 莊夢斷時燈欲燼,蜀魂啼處酒初醒。 -- 出自·李中·暮春吟懷寄姚端先輩
- 之子敷王澤,迢迢蜀棧東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周員外之達
- 我兒辭去淚雙流,蜀郡秦川兩處愁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送二郎君歸長安
- 我兒辭去睛雙流,蜀郡秦川兩處愁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送二郎君歸長安
- 梧葉乍題無物汙,蜀琴微響有風經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春日宿信安張明府廳
- 梁山拂漢分清境,蜀雪和煙惹翠微。 -- 出自唐·靈澈·送鑒供奉歸蜀寧親
- 居游正值芳春月,蜀道千山皆秀發。 -- 出自唐·隱巒·蜀中送人游廬山
- 藥秘仙都訣,茶開蜀國封。 -- 出自唐·虛中·獻鄭都官
- 五侯七貴真糞土,蜀仉如飄煙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韓醴泉先輩余曲車道士邀游東歡橋釣磯巖壁既
- 深渡南瀘,長驅西蜀,力拒東吳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折桂令 席上偶談蜀漢事因賦短桂體
- 早看東南暮看西,蜀天只怕上頭低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夔府竹府詞四首
- 漁艇官舟曉泊同,蜀江愁霧不愁風。 -- 出自明·鐘惺·忠州霧泊
- 巴兒見客能歌舞,蜀女明妝笑浣紗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送顧馬湖孔昭(二首)
- 我身豈比浮游輩,蜀地重來治凋瘵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二月二日游寶歷寺馬上作
- 才雄揚子云,古稱蜀川秀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送張及三人赴舉
- 魯筆休分科斗字,蜀都且換鹔鹴裘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勸石集賢飲
- 楚匭貢茅紛騎置,蜀艘移粟蔽江流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職方張員外領荊湖北漕
- 漢郵給傳蕃恩告,蜀醑浮觴薦壽祺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將作監丞張唐卿通理陜州
- 氅披吳國紵,杖拄蜀郊筇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和伯恭殿丞游西蓉山寺
- 草蔚湘累浦,花殘蜀魄天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湘中送人
- 莫將清淚頻頻灑,蜀道之難欲上初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赴任嘉州初登棧道寄題姜潛至之讀易堂
- 惟懷史部節,不知蜀道難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蜀道自勉
- 寒猿三叫罷,便是蜀州圖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連巖
- 我行竹客源頭路,蜀道青天不作難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自武義入松陽道中三首
- 席君吾情好兄弟,蜀都此學多聲猷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答席蕃秀才論春秋
- 骨肉何傷九廟焚,蜀山騎驢不回首。 -- 出自宋·潘大臨·浯溪
- 座上何人贈翠翹,蜀中風調尤情饒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次韻國香詩
- 云煙出沒葛蔓嶺,蜀錦開張楓樹林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麻子山二首
- 淮水筮靈方裔遠,蜀江波與慶源通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壽王蘇州
- 華亭清唳如前日,蜀道高風過昔人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送鶴還建康章德茂侍郎因成兩詩
- 桑禿吳蠶熟,林幽蜀鳥空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酒邊次徐靈淵韻
- 東溟之水浩無窮,蜀江滾滾來朝宗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王常博歸蜀
- 澗咽呂公泉,橋橫蜀道幾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題茅山潑墨池慶云庵
- 韃兵猶未回燕鴨,蜀耗何應問杜鵑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送史主簿之鄂就辟
- 韃豈豈應強兀術,蜀材正自欠吳璘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聽友人談蜀道事
- 瓣香曾侍鶴山儔,蜀有鶴林殊匪優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次允杰五首
- 雪玉層層映翠微,蜀王心事此花知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白杜鵑
- 江泬色帶王孫恨,蜀魄吟傷帝子情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仲春游望
- 洛水夢回千里曲,蜀山登斷一鉤輕。 -- 出自近代·吳佩孚·贈劉存基
- 巴蛇漸長期吞象,蜀帝從今定化鵑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燕京雜詩
- 真同阮南北,各寄蜀東西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寄瀘南子止兄
- 云胡久不歸,滯留蜀江沱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送杜時可歸太學
- 云霧吳天接,江湖蜀柁通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層樓
- 同將舜權量,與較蜀文章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去八月同張文饒考試始遂言集執經問道至今不
- 所入諒不深,竟為蜀網求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師永錫饋鹿
- 烏江空墮將軍淚,蜀國曾招望帝魂。 -- 出自宋·陳必復·防風氏廟
- 大慈寺里談天寶,蜀產凋零此亦奇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贈張慈寶五行精到奇中
- 孫劉氣力三分盡,蜀漢山川百戰收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仲宣樓
- 驪山舉燧因褒姒,蜀道蒙塵為太真。 -- 出自宋·陳僩·讀明妃引
“蜀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