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14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城外蕭蕭北風起,城上健兒吹落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北風行
- 世人聞此皆掉頭,有如東風射馬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
- 南窗蕭颯松聲起,憑崖一聽清心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白毫子歌
- 醉鄉路穩不妨行,但人生、要適情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哨遍·睡起畫堂
- 勿將一念住清虛,居士與我蓋同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鞏清虛堂
- 丹書細字口傳訣,顧我沉迷真棄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仲素寺丞致仕歸隱潛山
- 賢哉仲氏早拂衣,占斷此山長洗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至秀州贈錢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
- 寄食方將依白足,附書未免煩黃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新息留示鄉人任師中(任時知瀘州,亦坐事
- 歸家且覓千斛水,凈洗従前箏笛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聽賢師琴
- 卻思庾嶺今何在,更說彭城真夢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
- 問君無乃求之與,答我不然聊爾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顏復兼寄王鞏
- 飛塵漲天箭灑甲,歸對妻孥真夢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沈逵赴廣南
- 方將華省起彈冠,忽憶釣臺歸洗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江公著知吉州
- 簿書期會得余閑,亦念人生行樂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江公著知吉州
- 有客有客字子美,白頭亂發垂過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
- 明月何妨千里隔,顧君與我何如耳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·宿酒醒時
- 但教河伯、休慚海若,大小均為水耳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哨遍·一壑自專
- 大方達觀之家,未免長見,猶然笑耳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哨遍 秋水觀
- 自嘆今朝初得聞,始知孤負平生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五弦彈-惡鄭之奪雅也
- 先生兩耳不須洗,利名不到先生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飲酒
- 酒無醇醨但痛飲,市醞上尊俱醉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新歷嘆
- 目視左(左目右荒)(左目右荒)耳聾,吾衰略與昔人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雪夕
- 漫將周易著床頭,本不洗心那洗耳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題周丞相平園
- 已聞三箭定天山,何啻積甲齊熊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中夜聞大雷雨
- 雖云喧寂無二觀,終嫌蜩蚻喧吾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晝坐聞墻外人聲殊敗幽思戲作
- 吾廬宛在水中沚,車馬喧囂那到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草書歌
- 我初入都不妄交,傾倒如君數人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聞王嘉叟訃報有作
- 問君今年三十幾,能使香名滿人耳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魏升卿擢第歸東都,因懷魏校書、陸渾、喬
- 不知心事向誰論,江上蟬鳴空滿耳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客舍悲秋,有懷兩省舊游,呈幕中諸公
- 始知諸曲不可比,采蓮落梅徒聒耳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田使君美人舞如蓮花北鋋歌(此曲本出北同城
- 娟娟二十四橋月,月下吹簫聊爾耳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記夢答劉全羔
- 勸參留守謁大尹,言語才及輒掩耳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寄盧仝
- 罰一勸百政之經,不從而誅未晚耳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誰氏子
- 朔云暗天垂到地,朔風裂山吹脫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京仲遠所藏楊補之紅綾上所作著色掀篷梅
- 老夫不能認款識,愿聞大聲開病耳,今夜月明正無滓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湖口縣上下石鍾山,即東坡所記者,是夕宿
- 舉頭二千四百里,亙山啼鳥偏入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得小兒壽俊家書
- 月下維山吹鳳笙,霧里華陽割龍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永新昊天觀賀知宮方外軒
- 生子當如李童子,至如吾兒豚犬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李童子西歸
- 水從陂上瀉澗底,椎碎水晶聲滿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南溪細陂
- 鳩鳴雀乳一千里,鴟梟半聲不到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趙文友知府謁告省親
- 一家盡是郎腹心,妾似生來無兩耳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憶遠曲
- 區區獻狀眩兒童,乳洞淡巖真戲耳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重游南岳
- 黃牛隱見蒼山里,石馬至今猶馘耳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黃牛峽
- 挽絙竊出兩將軍,敵箭隨來風掠耳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天賜白
- 身為大臣義當死,城下師盟愧牛耳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
- 韓生高才跨一世,劉項存亡翻手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韓信
- 及其紫微玉堂,不自知其珠厓儋耳也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東坡先生真贊三首
- 嘉禾令尹清如冰,寄我南山石上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答永新宗令寄石耳
- 知民虛實應縣官,我寧信目不信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雕陂
- 用舍由人不由己,乃是伏轅駒犢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還家呈伯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