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7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詛書雖可讀,字法嗟久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詛楚文
- 我書意造本無法,點畫信手煩推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蒼舒醉墨堂
- 朱瑤唐晚輩,得法尚雄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廣愛寺,見三學演師,觀楊惠之塑寶山、朱
- 何當火急傳家法,欲見誠懸筆諫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柳氏二外甥求筆跡
- 可憐明上座,萬法了一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華寺
- 春秋古史乃家法,詩筆離騷亦時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于海舶得邁寄書酒作詩遠和之皆粲然可觀子
- 當其在時或問法,俯首無言心自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維摩像唐楊惠之塑在天柱寺
- 鄰君獨守廷尉法,晚歲卻理鄱陽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蔡冠卿知饒州
- 今年偶出為求法,欲與慧劍加礱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僧潛見贈
- 逢人欲覓安心法,到處先為問道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寄題孔平仲草庵次韻
- 三韓王子西求法,鑿齒彌天兩勍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楊杰
- 詩文非他師,家法乃富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崔文學甲攜文見過蕭然有出塵之姿問之則孫介
- 當為師子吼,佛法無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潮陽吳子野出家?或為蘇過作?
- (《吳真君服椒法》云:半年腳心汗如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袁公濟謝芎椒詩
- 侍臣談要道,家法信家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
- 當為獅子吼,佛法無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潮陽吳子野出家
- 獨依舊社傳真法,要與遺民度厄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仆去杭五年吳中仍歲大饑疫故人往往逝去聞湖
- 時情任險陂,家法故雍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楊奉禮
- 萍齏豆粥不傳法,咄嗟而辦石季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豆粥
- 百代都行秦政法,十批不是好文章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律·讀封建論,呈郭老
- 前王作網罟,設法害生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早行
- 未試囊中餐玉法,明朝且入藍田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去矣行
- 自古雖有厭勝法,天生江水向東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石犀行
- 理生那免俗,方法報山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孟倉曹步趾領新酒醬二物滿器見遺老夫
- 依然曾說菩提法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菩薩蠻·看燈元是菩提葉
- 把相牛經,種魚法,教兒孫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行香子 博山戲呈趙昌甫、韓仲止
- 何人可覓安心法,有客來觀杜德機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瑞鷓鴣 京口病中起,登連滄觀偶成
- 不如歸山下,如法種春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歸田三首
- 七十而致仕,禮法有明文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不致仕
- 峨峨象魏門,懸法彝倫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贈友五首
- 自從苦學空門法,銷盡平生種種心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閑吟
- 慈光一照燭,奧法相絪缊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送劉道士游天臺
- 每過渡頭應問法,無妨菩薩是船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宗實上人游江南
- 千界一時度,萬法無與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晨霞 此后在上都作。
- 今古雖殊同一法,瞿曇拋卻轉輪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宗實上人 實即樊司空之子,舍官位妻子出
- 為學空門平等法,先齊老少死生心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歲暮道情二首
- 賴學空王治苦法,須拋煩惱入頭陀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到潯陽生三女子因詮真理用遣妄懷
- 借問空門子,何法易修行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客路感秋寄明準上人
- 唯是改張官酒法,漸從濁水作醍醐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變法
- 文能換骨余無法,學但窮源自不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示兒
- 語君白日飛升法,正在焚香聽雨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即事
- 若得三山安樂法,不須更覓玉函方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思
- 此是龜堂安樂法,大書銘座更何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感
- 愁賴橐泉存舊法,困憑顧渚策新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事
- 贈子秘傳安樂法:秋毫莫遣動吾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意
- 時情競脂韋,家法獨骯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和陳魯山十詩以孟夏草木長遶屋樹扶疏為韻
- 未試神仙餐玉法,且賡壯士入關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對酒作
- 垂老始知安樂法,紙鳶竹馬伴兒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村居書事
- 我得宛丘平易法,只將食粥致神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食粥
- 定知曾授餐玉法,不爾恐是淩波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探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