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7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兄來試謳吟,句法漸翹秀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遠韻
- 風流出吳樣,遺法到如今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將出洛城過廣愛寺見三學演師引觀楊惠之塑寶
- 至人無心亦無法,一物不見誰為敵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送楊杰主客奉詔同高麗僧游錢塘
- 主家長患聾,說法仍害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風痹三作
- 投身淤泥中,佛法何處是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悟老住慧林
- 調和知與酒同法,試投曲蘗真相宜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蜜酒歌
- 筆端有神助,句法自天成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讀嚴粲詩風撼瀟湘覆江空雪月明以其一聯隱括
- 仙子竟忘食玉法,笑迎春色綠云陰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紅梅 其八
- 樊山老文學,執法開杳冥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仁風
- 八分小篆純古法,鑿石置之東南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申屠子迪篆刻卷
- 狂夫對酒評秦法,野老敲檀和楚歌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客興
- 媼神笑予無貧法,丹徒陸生言可用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20
- 只是場師消遣法,不求秋實不看花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21
- 偷閑頗異凡夫法,流水池塘一觀心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19
- 如何從假入空法,君亦莫問我莫答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61
- 一從入君門,說法無朝昏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贈懷一上人
- 六塵皆外物,萬法盡迷涂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李益之侍郎致政歸廬山
- 兵形窮勝負,史法貫興衰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梅圣俞挽歌二首
- 自言不喜讀兵法,智略何必求孫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將軍行
- 東坡深得煎水法,酒闌往往覓一呷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茶歌
- 語嘿與動靜,皆法所使然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鶴林傳法明心頌二首
- 守一而無疑,法法皆心法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鶴林傳法明心頌二首
- 從茲只用抽添法,產個嬰兒一似渠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丹詩
- 只行龜斗蛇爭法,早是龍吟虎嘯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雷怡真
- 先封尚方劍,按法誅奸贓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贈周宗道六十四韻
- 九天玄女說兵法,風云鳥蛇掌上排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上云樂
- 談經道心融,聽法俗慮剪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若耶溪杳郭深居精舍
- 時方務姑息,枉法稱寬容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述事(十首)
- 化工雖云巧,為法只自玻沉思令人嗟,欲問誰與應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五首)
- 省風傳隱恤,持法去煩苛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奉同汴州李相公勉送郭布殿中出巡
- 政源歸牧馬,公法付神羊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圣帝擊壤歌四十聲
- 入禪從鴿繞,說法有龍聽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游云門寺
- 賓筵征稷嗣,家法自扶陽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韋賓客宅與諸博士宴集
- 南宗長老知心法,東郭先生識化源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待漏假寐夢歸江東舊居
- 欲求玉女長生法,日夜燒香應自還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賦得明星玉女壇,送廉察尉華陰
- 秉籌先獨立,持法稱高標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送宣武從事越中按獄
- 垂垂身老將傳法,因下人間遂北游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贈衡岳隱禪師
- 爭財氣,不依教法,也望到西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道教初興
- 三心滅去,顯出法中王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過去休思
- 丹是色身妙寶,法身即是真心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丹是色身妙寶
- 萬法由心,應觀法界,一切心造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永遇樂·萬法由心
- 詎可因循守常法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石魚
- 相門三世貴,家法百年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李尚書挽詞二首
- 詩評杜兼李,字法褚與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酬韓仲文昆季聯句見謝
- 刑政二字布楷法,古今書帖未足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張圣民學士出御書并法帖共閱之
- 古圣規模猶可法,眾賢馳騁必無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酬裴寺丞喜子修書
- 前法著以律,後法編以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司馬學士慮囚
- 愿侯擬之起新法,勿使邊兵死似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蔡君謨示古大弩牙
- 獨以至公持國法,豈將孤直犯龍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聞永叔出守同州寄之
- 拜章期悟主,引法更防誰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