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7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賦詩傳海估,說法度天魔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龜堂
- 靜思忽得安樂法,人生所欠絮與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客中夜寒戲作長謠
- 武侯八陣孫吳法,工部十詩韶頀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思夔州
- 拈起吾宗安樂法,人生何處不隨緣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送芮國器司業
- 囊中幸藏餐玉法,欲屏萬事相周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贈竹十韻
- 吾寧暴天物,戰法因得寓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九月十日如漢州小獵於新都彌牟之間投宿民家
- 領取三山安樂法,蒲團紙帳過年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仲秋書事
- 文章與畫共一法,腕力要可回千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夢與數客觀畫有八副龍湫圖持奇客請予作詩
- 攜女數千行問法,腰錢鉅萬仍騎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憫俗
- 一杯弄筆元無法,自愛龍蛇入卷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晨起頗寒飲少酒作草數幅
- 年來傳得甜羹法,更為吳酸作解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甜羹之法以菘菜山藥芋萊菔雜為之不施醯醬山
- 摩挲宋公詩,句法嘆高妙,正如霓裳曲,零落得遺調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大智寺
- 白簡免勞中執法,青銅罷算小行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得親舊書問近況以詩代書報之
- 夢魂來二豎,相法欠三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日感興十韻
- 復起卿當用卿法,長閑吾實愛吾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宇文成州
- 若除此惡習,佛法無多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擬寒山拾得二十首
- 聞道無情能說法,面墻終日妄尋思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寓言二首
- 南山詠種豆,議法過四罪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楊劉
- 我亦鷲峰同聽法,歲時歌員豈辭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北山三詠其一──寶公塔
- 久為漢吏知文法,當使淮人服教條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真州吳處厚使君
- 醫得舊創猶有法,相知多難豈無經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邢太保有鶴折翼以詩傷之客有記翎經冥三韻而
- 余聞古之人,措法貽厥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王檐叔奉使江南訪茶法利害見寄
- 永惟東南害,茶法蓋其首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王檐叔奉使江南訪茶法利害見寄
- 王程雖薄遽,邦法難鹵莽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王檐叔奉使江南訪茶法利害見寄
- 西城方外士,傳法自南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唐公舍人訪凈因
- 結交指松柏,問法尋蘭若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云門寺西六七里聞符公蘭若最幽與薛八同往
- 矻矻將心求凈法,時時偷眼看春光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答樂天戲贈
- 相歡如舊識,問法到無言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贈別君素上人詩
- 害群應自懾,持法固須平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餞王岑判官赴襄陽道
- 詩成多自寫,筆法顏與虞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哭曼卿
- 秉蟊投火況舊法,古之去惡猶如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朱寀捕蝗詩
- 蘇子歸黃泉,筆法遂中絕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學書二首
- 文章秀粹得家法,筆畫點綴多余妍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宋次道學士赴太平州
- 嗟我豈能識字法,見之但覺心眼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石篆詩
- 良民陷盜賊,峻法難禁止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朱職方提舉運鹽
- 嚴嚴春秋經,大法誰敢覘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原父
- 扶王貶吳楚,大法加諸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黎生下第還蜀
- 惠能未肯傳心法,張湛徒勞與眼方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訪知玄上人遇暴經因有贈
- 威容尊大樹,刑法避秋荼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病中書懷呈友人
- 觸邪承密勿,持法奉訏謨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病中書懷呈友人
- 客有多聞者,密法為我陳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答提刑張太博嘗新醖
- 不停兩鳥鳴,大法失九疇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雙鳥詩
- 農書乍討論,馬法長懸格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晚秋郾城夜會聯句
- 閉門覓句非詩法,只是征行自有詩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下橫山,灘頭望金華山四首
- 問儂佳句如何法,無法無盂也沒衣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酬合皂山碧崖道士甘叔懷贈美名,人不及佳,
- 不須更師屋漏法,只問此瓶當響答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
- 先生別得煮簀法,丁寧勿用醯與鹽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記張定叟煮筍經
- 忽夢少陵談句法,勸參庾信謁陰鏗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書王右丞詩後
- 兩家不是無家法,何須外人問衣缽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贈王婿時可
- 尚有囊中餐玉法,藍田山里過明朝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天臺王仲言乞米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