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7個字的詩句
法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而今縱會空王法,知是前塵也斷腸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西湖雜感 二十首選六
- 欲要修持,須依法則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·三髻軒昂
- 降心一著,有些法度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寧海顏先生
- 山侗猛省,因師法旨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解佩令 和古韻
- 驅云掃霧蕩搖,法界無蹤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漢宮春 苦志 此下景金本脫四首
- 唱和從容,一時法眷情何義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齊天樂 憶法眷
- 參透全真清靜法,何勞相上經求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臨江仙·參透全真清靜法
- 立言明祖教,演法繼師蹤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臨江仙 李行省請予往山東葬三師,燕京道眾
- 應為仙家修養法,將臨玉女洗頭時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圣水盆
- 座繞萬花聽說法,胡兒錯認是鄉親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紀事二十四首
- 近從畫竹得篆法,坐對涼陰刻寒玉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陸寬瘦竹卷
- 海隅氛正惡,看法斫長鯨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送金竺虔之官閩中
- 薦才莫訝非家法,救世寧無爛額時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子思
- 萬世無窮干祿法,深勞子貢不推明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論語·聞政章四首
- 河東柳氏何師法,奴婢猶知蹈大方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柳家婢
- 教婦丁寧唯禮法,要孫久遠是詩書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贛上思親
- 趙州上樹安身法,多少傍人眼搭{嗤口換目}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頌古十八首
- 道人覓甚安心法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偈頌十五首
- 法法本來法,無法無非法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心邪迷妄相,圣法教中言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心專慕道真空法,恬澹清虛好到頭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慕道終來歸正法,無窮方寸莫教癡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不聰人豈解,指法故然撫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逍遙名不易,一法貫真宗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精專閑彼我,萬法一宗歸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起從問他修煉法,亂將詞理勿交關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舉措樂時周禮法,思賢教古善規箴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賜蘇易簡
- 永言李廷圭,墨法能爾精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謝廣東經略潘直閣間分貺李濟墨
- 不若舊主人,八法俱縱橫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謝廣東經略潘直閣間分貺李濟墨
- 始淂智藥公,與法作無礙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小憩月華寺問智藥眉山兩公遺跡
- 殷勤浪說安心法,將取心來與汝安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張彥容病未安卻問余病就報之
- 我得五龍傳睡法,枕痕猶帶華山云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宿云臥軒(三首)
- 跪奉冊炷,陳于法宮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十三年發皇后冊寶十三首
- 戢兵天下安,約法人心改。 -- 出自隋··封泰山樂章·凱安
- 百靈朝太上,萬法祖重圓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太清宮樂章·第二奏
- 明年已七十,句法何蕩漾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還琦公詩卷
- 逢君若自傳家法,顧我寧堪話此心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引伴宣事惠詩六首過有褒稱且及其叔子文之舊
- 莫學群兒敗家法,入門無不曳長裾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贈張或
- 鬼神未用來聽法,我自觀心絕世緣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不眠
- 管甚是非并禮法,頓足低昂起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放逐身藍縷
- 鵠袍再著姑行法,雁塔重來定策名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
- 圣賢不校吾家法,車及蒲騷豈足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四和
- 眉目分明無夭法,恐緣了了與惺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悼阿駒七首
- 蝸牛不曉蟲魚法,作意麻搽篆粉垣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小園即事五首
- 每嘲介甫行新法,常恨歐公不讀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湖南江西道中十首
- 五十有三個,問法向誰邊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廣師謁竹溪中書五言二首
- 可憐子駿無家法,下見先人面有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小室二首
- 僧袒右肩方說法,我聾左耳若無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宿小寺觀主僧升座
- 勘獄不嫌人守法,撰文常對眾稱奇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黃巖趙郎中二首
- 圣代作人添舍法,祝君走馬止三年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王與立上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