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8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元龍非復少時豪,耳根洗盡功名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踏莎行·山秀芙蓉
- 優哉游哉,聊復爾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觀棋
- 漁父足豈潔,許由耳何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廉泉
- 嗟予與子久離群,耳冷心灰百不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孫莘老七絕
- 瘦馬識aa35耳,枯桐得云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范淳父送秦少章
- 嗟余與子久離群,耳冷心灰百不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莘老七絕
- 眼暈見花真是病,耳虛聞蟻定非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樂著作野步
- (予與君皆壽骨貫耳,班列中多指予二人不問而知其為中表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表弟程德孺生日
- 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抑
- 龍旂承祀,六轡耳耳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閟宮
- 悄然坐我天姥下,耳邊已似聞清猿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
- 亦知行不逮,苦恨耳多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獨坐二首
- 夢覺東窗,聊復爾耳,起欲題書簡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永遇樂 檢校停云新種杉松,戲作。時欲作親舊報書,紙筆偶為大風吹去,末章因及之
- 一落人間八九年,耳冷不曾聞此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
- 君雖不讀書,此事耳亦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贈內
- 白日未及傾,顏酡耳已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九日登西原宴望 同諸兄弟作。
- 迢迢香爐峰,心存耳目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登香爐峰頂
- 東西亙絕數千里,耳冷不聞胡馬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城鹽州-美圣謨而誚邊將也
- 覽鏡頭雖白,聽歌耳未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寄微之十二韻
- 心中為念農桑苦,耳里如聞饑凍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
- 直至曉來猶妄想,耳中如有管弦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飲后夜醒
- 徒欲心存闕,終遭耳屬垣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
- 吳農耕澤澤,吳牛耳濕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農家
- 郊行得幽曠,頗覺耳目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郊有懷
- 彼天初何私,遺我耳目玩,遂令閭巷間,日厭鵓鴣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老學庵北作假山既成即雨彌月不止
- 手柔弓燥獵徒喜,耳熱酒酣詩興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城東馬上作
- 紛紛聲利滿人間,耳本不聞安用洗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題連江陳氏拂石軒
- 放翁七十飲千鍾,耳目未廢頭未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醉書秦望山石壁
- 末有擬寒山,覺汝耳目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吳氏女子
- 牽襟肘即見,著帽耳才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
- 日唯汝心攖,而汝耳目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真人
- 石潭傍隈□[左耳旁+奧],沙岸曉夤緣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峴潭作①
- 幽引鬼神聽,凈令耳目便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
- 奮怒神增悚,中休耳暫清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欒城遇風效韓孟聯句體
- 死生聚散日零落,耳冷心衰翁索莫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贈沈博士歌
- 子華當來時,玉音耳嘗親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奉答子華學士安撫江南見寄之作
- 投曉理竿栧,溪行耳目醒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德清道中還寄子瞻
- 人皆勸我酒,我若耳不聞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醉贈張秘書
- 義苑手秘寶,文堂耳驚霆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答張徹
- 自非絕殊尤,難使耳目驚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
- 眼穿長訝雙魚斷,耳熱何辭數爵頻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酒中留上襄陽李相公
- 晚唐異味今誰嗜,耳孫下筆參差是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吳箕秀才
- 雨腳麻相似,禾頭耳欲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十月久雨妨農收,二十八日得霜,遂晴,喜而
- 仙人騎白鹿,發短耳何長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就道士問周易參同契
- 翁言野父何分別,耳聞眼見為君說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連昌宮詞
- 上前噴吼如有意,耳尖卓立節踠奇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望云騅馬歌
- 飲敗肺常渴,魂驚耳更聰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春六十韻
- 一派銀河傾碧落,耳根于此洗塵囂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觀瀑圖
- 攢眉輒作山字,啾耳惟聞水聲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甲辰人日病中,吟六言六首以自嘲
- 醉中榜入玉煙去,耳熱不管寒颼颼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愛雪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