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8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見聞今又絕,眼暗耳全聾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懶性
- 至人無已,言猶在耳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低聲低聲,墻壁有耳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坐斷意根,方能側耳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木鐸一搖,聲在人耳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普化贊
- 六用如如體不分,耳能觀色眼能聲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開眼入定贊
- 也無賤,也無貴,眼耳鼻舌通身意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偈頌十四首
- 起時唯法起,眼瞎耳兼聾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金剛隨機無盡頌·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
- 人神百億扶難起,耳不聞聲目似盲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十玄談·塵異
- 奪下生機不作聲,耳聾眼瞎妙明生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學無學頌一十五首
- 如來在諸人眼裹耳裹,轉如是輪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認字眼猶綻,過譚耳尚聾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日本照禪者欲得數徑以述懷贈之
- 明暗相凌,言猶在耳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偈頌十三首
- 邂逅漉籬翁,言談耳又聾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丹霞遇龐化贊
- 於眼境界無所取,耳鼻舌身意亦然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入定觀音贊
- 看花心未老,問事耳須聾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趨俗
- 近來一事君知否,耳畔全無鼙鼓聲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望郡城酬舟中諸丈
- 白露洗空河漢浹,耳目瑩凈無牽埃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秋懷
- 籍甚詩名世所傳,耳孫今始出遺編。 -- 出自宋·王念·題清芬閣
- 寂寂心無事,紛紛耳不聞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溪山堂三首
- 冥搜尚論古,快警耳目疑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贈穎師
- 衣服飲食悉若此,耳目形體應相如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病眼
- 翻思年時樂,已如耳邊哄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送春有感
- 眼昏書字不著紙,耳重聽言常問人。 -- 出自宋·武允蹈·句
- 山水有奇秀,何必耳目親。 -- 出自宋·謝景初·尋余姚上林湖山
- 黜陟人間事,棲心耳不聞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和趙冰巖借宿僧房韻
- 不貴文字奇,貴使耳目頑。 -- 出自宋·許必勝·春日作
- 初聞心地爽,飽聽耳根清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聽磵泉琴次趙丞韻
- 本非口腹累,乃困耳目侵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遂寧府庫古銅物
- 出門任所適,清與耳目謀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夏日早起
- 可憐生長深閨里,耳濡目染知文字。 -- 出自宋·曾季貍·秦女行
- 冷疑懷貯水,虛訝耳聞蟬。 -- 出自宋·張師錫·老兒詩五十韻
- 見佞眸如水,聞忠耳似聾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和荊公何處難忘酒詩
- 野亭倒影浸江清,耳邊仿佛波濤聲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袁君庭玉以所藏何思敬山水圖求題為賦長句
- 松中漻漻呼我出,耳中微吟白玉笙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張公洞
- 先生歸來萬事足,耳目所及堪吁嗟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陪定庵過北野再用前韻
- 兩川搖扤尚遲留,耳落邊聲結素愁。 -- 出自明·林俊·北巖寺
- 薄暮到山城,神疲耳欲鳴。 -- 出自明·魯鐸·宿昌平次爾錫見憶韻
- 心粗自不容機事,耳熱寧須托浩歌。 -- 出自明·陸容·和矢庵來韻(二首)
- 諺數慢從群吏睨,耳真聾有府公留。 -- 出自明·羅玘·送趙縣丞之任招遠詩
- 草草身安計,烏烏耳熱歌。 -- 出自明·馬之駿·攜具邀諸子重過東村別業六首
- 中語以記神交云耳龍門與天通,鳥道當絕壁。 -- 出自明·琦元璞·七月十五夜醉臥三賢閣夢玉山隱君會稽外史與
- 蛾眉淡掃遠山碧,耳榼低垂明月珠。 -- 出自明·沈愚·大堤曲
- 足健何妨海藏深,耳頑不怕雷司近。 -- 出自明·湯胤勣·題謝衛同鐘馗移家圖
- 因之又復薦,元老耳若聾。 -- 出自明·屠滽·解嘲詩(并序)
- 看來頓覺風氣清,耳邊恍若聞秋聲。 -- 出自明·王紱·過華叔端草堂寫晴竹于壁上
- 鶯圓腸轉外,蟬細耳鳴中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遣懷
- 看子舌尚在,老我耳欲盥。 -- 出自明·鄭胤驥·次東坡韻懷李三長蘅
- 須眉忽作翠微綠,耳畔清泉鳴仆夫。 -- 出自明·周永年·次韻和牧翁題沈啟南奚川八景圖卷
- 神游會解靈妃佩,耳靜能傳少女簫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宿金山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