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在第6個字的詩句
突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黃山望石柱,突兀誰開張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
- 峣巖注公柵,突兀陳焦墓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早過漆林渡寄萬巨
- 藍岑竦天壁,突兀如鯨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涇溪南藍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石上寄何
- 鞍馬四邊開,突如流星過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少年子
- 石筍倚孤峰,突兀殊不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巫山
- 谽谺土門口,突兀太行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紫團參寄王定國
- 未曾寄官曹,突兀倚書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
- 長鈚逐狡兔,突羽當滿月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較熱退晚加小涼穩(wěn)睡…呈元
- 再聞誦新作,突過黃初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蘇大侍御訪江浦,賦八韻記異
- 上公猶寵錫,突將且前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蔡希曾都尉還隴右,因寄高三十五書記
- 空庭更與添突兀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歸朝歡·見說岷峨千古雪
- 屠狗與販繒,突起定傾危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井泥四十韻
- 白云映空碧,突起若積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山行
- 清燈北窗下,突兀寫孤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夜
- 北風挾驕云,突起塞宇宙,赫日初未西,盼轉失白晝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大雨
- 別來二百日,突兀喜亡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平羌道中望峨眉山慨然有作
- 東岡聊一往,突兀古臺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散懷
- 雨昏回望殿突兀,秋晚剩覺山蒼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晚登擬峴望祥符觀
- 可憐黃山塔,突兀暮煙里,依然十年前,看我行萬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明日再游又賦
- 月昏當戶樹突兀,風惡滿天云往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感憤秋夜作
- 蕭后去揚州,突厥為閼氏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秋娘詩并序
- 氣昏雨已過,突兀山復出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江上阻風雨
- 東南云開處,突兀獼猴臺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終南云際精舍尋法澄上人不遇,歸高冠東潭石
- 火山今始見,突兀蒲昌東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經(jīng)火山
- 蕭條虜塵凈,突兀天山孤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滅胡曲
- 靉若氣融結,突如鬼鐫鑱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徐生假山
- 西南雄太白,突起莫間簉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南山詩
- 一身偃市利,突若截海鯨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估客樂
- 三陷思明三突圍,鐵衣拋盡衲禪衣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智度師二首
- 跳趫井蛙喜,突兀水怪形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書異
- 誅蒿仆蓬殿突兀,玉華紫氣騰真香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曦真閣留別方道士賓實
- 遙看魏公墓,突兀前山后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
- 于焉建層碑,突兀長林東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觀李九少府翥樹宓子賤神祠碑
- 地只聞此語,突出驚我倒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攜新文詣張籍韓愈途中成
- 小山蒼苔面,突兀謝憎愛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用前韻謝子舟為予作風雨竹
- 富于春秋貌突兀,睥睨滿世收功名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奉送時中攝東曹獄掾
- 使臣詞句高突兀,慷慨悲壯如曹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世弼中秋月詠懷
- 忽思麒麟楦,突兀使人驚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謝外舅食驢腸
- 故開堂北門,突兀在眼中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三至堂
- 斑斑被文章,突兀喙三尺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阻風銅陵
- 長沙沙上寺,突兀古樓臺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水陸寺
- 橫揮三尺劍,突出萬人圍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張統(tǒng)制之子為父求詩蘄州城破匹馬打圍而出能
- 大艑出洪口,突去如騫騰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飛鴻亭
- 暮涼百燕抵突雨,晝靜一蟬饕餮風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海陵寓舍四首之一
- 喧豗流潦怒,突兀壞垣禿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南園雜詩六首·苦雨
- 突兀開凈宇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劉曲龍?zhí)?/a>
- 其前對鵝鼻,突兀正冠冕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若耶溪杳郭深居精舍
- 穹崇上攢三,突兀傍聳五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游天臺山
- 舉家鳴鵝雁,突冷無晨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貸米於如晦
- 飲罷玉山方突兀,賦成筆陳已淫夷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用前韻答李行正教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