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河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峰巒如聚,波濤如怒,山河表里潼關路 -- 出自元·張養浩·山坡羊
- 峰巒如聚,波濤如怒,山河表里潼關路。 -- 出自·張養浩·山坡羊·潼關懷古
- 君到姑蘇見,人家盡枕河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人游吳
- 明朝又是孤舟別,愁見河橋酒幔青。 -- 出自唐··夏夜宿表兄話舊
- 畫圖恰似歸家夢,千里河山寸許長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·送元濟之歸豫章
- 常山臨代郡,亭障繞黃河。 -- 出自南北·王褒2·渡河北
- 殘螢棲玉露,早雁拂金河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早秋三首·其一
- 酒酣應對燕山雪,正冰河月凍,曉隴云飛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高陽臺·送陳君衡被召
- 楊柳東風樹,青青夾御河。 -- 出自唐·王之渙·送別
- 將軍發白馬,旌節度黃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發白馬
- “樹盡禽棲草,冰堅路在河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幾夕精誠拜初月,每秋河漢對空機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歷添新歲月,春滿舊山河 -- 出自··
- 道可束賣之,五寶溢山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于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
- 簍蒿滿地蘆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惠崇春江晚景
- 似聞江鰩斫玉柱,更洗河豚烹腹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
- 對玉山人今老矣,見恒河性故依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在彭城日,與定國為九日黃樓之會。今復以是
- 詩豪正值安仁在,空看河陽滿縣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孫巨源,寄漣水李、盛二著作,并以見寄
- (送張天覺詩有埋輪及河東慳之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謝王澤州寄長松兼簡張天覺二首
- 使君來自古徐州,聲振河潼殷關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孔郎中赴陜郊
- 無復龍山對孟嘉,西來河伯意雄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日邀仲屯田為大水所隔以詩見寄次其韻
- 誰能如鐵牛,橫身負黃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送陳侗知陜州
- 對玉山人雖老矣,見恒河性故依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在彭城日與定國為九日黃樓之會今復以是日相
- 故人已去君未到,空吟河畔草青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秦觀秀才見贈秦與孫莘老李公擇甚熟將入
- 城東泗水步可到,路轉河洪翻雪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與顏長道同游百步洪相地筑亭種柳
- 草荒城角開新徑,雨入河洪失舊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邦直子由四首
- 粉紅石首仍無骨,雪白河豚不藥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作鮰魚一絕
- 無言贈君有長嘆,美哉河水空洋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呂希道知和州
- 山翁不復見新詩,疑是河南石壁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海上翁?一作答玉師?
- 蔞蒿滿地蘆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惠崇春江曉景二首(亦作書袞儀所藏惠崇畫二
- 戚戚去故里,悠悠赴交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前出塞九首
- 東藩駐皂蓋,北渚臨清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陪李北海宴歷下亭
- 牛女漫愁思,秋期猶渡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一百五日夜對月
- 白鶴久同林,潛魚本同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別唐十五誡,因寄禮部賈侍郎(賈至)
- 關云常帶雨,塞水不成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寓目
- 司徒下燕趙,收取舊山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散愁二首
- 淹留問耆老,寂寞向山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過宋員外之問舊莊
- 胡虜登前殿,王公出御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傷春五首(巴閬僻遠傷春罷始知春前已收宮闕
- 聞道清都帝所,要挽銀河仙浪,西北洗胡沙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·千里渥洼種
- 哀哉天喪予,老淚如傾河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哭{匠斤換贛}十五章
- 洞天春色非人世,不記河第幾回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壽朱文公
- 唯李頎有云:“濟水至清河自濁,周公大圣接輿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放言五首 并序
- 盈盈一尺水,浩浩千丈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續古詩十首
- 黃河水白黃云秋,行人河邊相對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生離別
- 門前車馬道,一宿變江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霖雨苦多江湖暴漲塊然獨望因題北亭
- 驀山尋浥澗,蹋水渡伊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閑游即事
- 黃鸝巷口鶯欲語,烏鵲河頭冰欲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正月三日閑行
- 錦水通巴峽,香山對洛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東川楊慕巢尚書府中獨坐,感戚在懷,見寄
- 誰能淮上靜風波,聞道河東應此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聞李六景儉自河東令授唐鄧行軍司馬以詩賀之
- 不知歌酒騰騰興,得似河南醉尹無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早春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蘇州劉郎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