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河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云蒸雨泄被巖壑,海倒河垂動林麓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京師觀音院新堂
- 潘郎愛說是詩家,枉占河陽一縣花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十九首
- 行人莫嘆前朝樹,已占河堤幾百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汴柳半枯因悲柳中隱
- 元宰司官鑰,旌旄太大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呈班叔大名司戶
- 高文粲列宿,英辯瀉長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哭劉仲邍
- 杳杳白云青嶂,蕩蕩銀河碧落,長袖得回旋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調歌頭 緱山夜歌
- 至今父老哭向天,死恨河南往來苦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過晉陽故城書事
- 門當谷路多樵客,地帶河聲足水禽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河內別村業閑題
- 心如岳色留秦地,夢逐河聲出禹門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柳谷道中作卻寄
- 一葉舟穿妝閣底,傾脂河畔落花多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三
- 船架半壑兮使星會泛河漢歸,機留古洞兮天孫去作牽牛妻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武夷歌
- 眼光摩日月,足跡遍山河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旴江舟中聯句
- 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,河水東流兮心是思。 -- 出自魏晉·蔡琰·胡笳十八拍
- 河水沖激根株危,倏忽河中風浪吹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楊柳歌
- 枯木期填海,青山望斷河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擬詠懷 七
- 古來英雄士,各已歸山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絕句
- 登高望四方,但見山與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
- 何年百谷歸滄海,尋取河源泛客槎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春城
- 連山掎拔瀛海上,上與河鼓天津通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青羅山房歌寄宋景濂
- 寥陽寶殿歌《步虛》,河漢當窗回斗柄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道士周玄初鶴林行
- 秦娥吹笙玄鶴舞,牽牛河鼓凝寒芒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潛溪圖歌為宋景濂賦
- 中夜攬衣裳,起視星與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蘼蕪葉已齊,故鄉隔山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春(三首)
- 傷心處,何事尊前,一聲河滿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二月十一日夜風月甚佳過水繪園聽諸郎弦管燈
- 水晶簾卷一燈昏,寂對河山叩國魂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海上 三
- 軒車出東閣,都邑繞南河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奉同汴州李相公勉送郭布殿中出巡
- 云雨一蕭散,悠悠關復河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潭州使院書情寄江夏賀蘭副端
- 奔龍爭度日,飛鵲亂填河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牛女(一作沈佺期詩)
- 沒雁云橫楚,兼蟬柳夾河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泗上客思
- 離堂處處羅簪組,東望河橋壯鼙鼓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韋行軍員外赴河陽
- 佐時調四氣,盡力凈三河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故司徒兼侍中贈太傅北平王挽詞
- 明朝又與白云遠,自古河梁多別離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埇橋達奚四、于十九、陳大三侍御夜宴敘,各
- 望夫石上偏多雨,織女河邊欲隕星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次韻峨眉山
- 早晚吞金液,騎將上絳河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四明山詩·鹿亭
- 群兒被堅利,索手安馮河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雜諷九首
- 白露含明月,青霞斷絳河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七夕
- 鶯聲出漢苑,柳色過漳河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陸郎中
- 雁宿常連雪,沙飛半渡河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蕭常侍北使
- 諸侯持節鉞,千里控山河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王使君赴太原行營
- 雞聲連絳市,馬色傍黃河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張少府赴夏縣
- 不辭賢路甘棲棘,來伴河陽且種花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當日名駒產渥洼
- 玉斧折丹桂,錦繡拂銀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玉斧折丹桂
- 信道鳳毛池上種,卻勝河東鸑鷟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福壽千春/自度曲
- 水惡,頭如鐮杓尾如鑿,河里搦魚無僻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劉黑闥解嘲人語
- 古來傳織女,七夕渡明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七夕
- 霜落水未落,令君將度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襄邑知縣杜君懿太博
- 夫子累顧我,言歸泛長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張著作孟侯宰上元
- 足加天子腹,傲去鈞於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正仲都官知睦州
- 鴛鴦同白首,相得在中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徐元輿讀寄內詩戲成
- 水國欲為雪,野冰將合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冬至日得師厚宋次道中道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