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在第7個字的詩句
姓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吾將元夫子,異姓為天倫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潁陽別元丹丘之淮陽
- 千門閉秋景,萬姓危朝霜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獄中上崔相渙
- 聞道一村惟兩姓,不將門戶買崔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嫁娶圖
- 夷音僅可通名姓,癭俗無由辨頸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
- 畫師不復寫名姓,皆云道子口所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
- 廢城猶帶井,古姓聚成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州十首
- 行宮夜奏空名姓,悵望云霞縹緲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喬仝寄賀君六首
- 麟之定,振振公姓,于嗟麟兮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麟之趾
- 乾元元年春,萬姓始安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李校書二十六韻
- 勿受外嫌猜,同姓古所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示從孫濟
- 分軍應供給,百姓日支離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崔十三評事公輔
- 一戎才汗馬,百姓免為魚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
- 快上星辰去,名姓動金甌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·上古八千歲
- 千年不壅潰,萬姓無墊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蜀江至洞庭湖口,有感而作
- 何故陽道州,名姓同于斯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陽城驛
- 身歿欲歸葬,百姓遮路歧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立碑
- 至今金闕籍,名姓獨遺漏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不二門
- 嘉名稱道保,乞姓號崔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微之道保生三日
- 三家小聚落,兩姓世婚姻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埭西小聚
- 客來不肯通名姓,熟視吾廬為破顏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末題
- 休公都不知名姓,始覺禪門氣味長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贈終南蘭若僧
- 鎧甲生蟣虱,萬姓以死亡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蒿里行
- 皇圖跨四海,百姓拖長紳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出城別張又新,酬李漢
- 寧知遠使問名姓,引袖拭淚悲且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胡笳十八拍十八首
- 同朝敘朋友,異姓接婚姻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潮州呂使君
- 貴臣上戰功,名姓隨意移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董庶中古散調詞贈尹果毅
- 此日傭工記名姓,因君數到墨池前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唐秀才贈端州紫石硯,以詩答之
- 師婚古所病,合姓非用兵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韋道安
- 關津若要知名姓,定是孤兒寡婦船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無題
- 三朝垂治象,萬姓得榮觀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淳熙甲辰十月一日擬省試,萬民觀治象詩
- 酒徒苦問渠名姓,無姓無名字子陵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夏日小飲,分題得菱,用轆轤體
- 九霄渾可可,萬姓尚忡忡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春六十韻
- 公卿碧墀會,名姓白麻稱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紀懷,贈李六戶曹、崔二十功曹五十韻
- 似我粗豪,不通姓字,只有銀瓶倒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念奴嬌·湖山如畫
- 仙侶何因記名姓,縣丞頭白走塵埃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上裴度舍人
- 不得為弟子,名姓掛儒宮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夏日謁智遠禪師
- 高名光盛府,異姓寵殊勛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夏口送長寧楊明府歸荊南,因寄幕府諸公
- 明日東歸變名姓,五湖煙水覓何人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贈秦系
- 千官無倚著,萬姓徒悲哀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酬裴員外以詩代書
- 削玉點漆,乘軒姓丁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和馬郎中畫鶴贊
- 君言此物傳數姓,玄璧庚庚有橫理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聽宋宗儒摘阮歌
- 同聲傾夙期,異姓接婚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錢一杲卿
- 嘉賓鄒潤甫,百姓賀知章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投浙東王大夫二十韻
- 還應占位書名姓,學取藍田崔縣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初到杭州見寄二絕
- 系鼓鳴巨鐘,百姓皆懊惱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李氏園
- 擊鼓鳴巨鐘,百姓皆懊惱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七李氏園
- 明年榜上看名姓,楊柳春風正似今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王適徐州赴學
- 契合通家心異姓,情敦同氣邁凡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金沙臺
- 一心毋妄用,百姓自相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送趙安仁之官上虞二首
- 一身如許瘦,百姓不妨肥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送黎明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