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在第7個字的詩句
姓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眾人皆競利,百姓不聊生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罪言
- 唐代衣冠高四姓,天宗之亞滎陽鄭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答僧訥
- 南鄰有女不記姓,昨日良媒新納聘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秦婦吟
- 入門失問翁高姓,看盡壁間前后題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過石梯
- 山翁莫問吾名姓,天上星辰地下行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山中偶成二首
- 興,百姓苦;亡,百姓苦! -- 出自元·張養浩·山坡羊 潼關懷古
- 君王問,錄屏風姓字,趣對金鑾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奏捷淮堧
- 將相終須大用,姓名早掇巍科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清平樂·天潢佳氣
- 盛禮興行先百姓,崇本業,憂勤如禹稷,播在聲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奉禮歌
- 玉殿詩書,金甌姓字,簡記宸衷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百字令/念奴嬌
- 妙文章,赴飛黃,姓名即登雁塔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福壽千春/自度曲
- 呼名鳥無數,問姓客多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野望
- 我心常苦酸,得姓何可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沖雅上人亦草書并詩
- 群官望幸無名姓,只有窮吟許外陪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八
- 雖死情難遷,合姓義已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悲書
- 洛陽有客不知姓,二十年來享此涼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宮小閣納涼
- 上有神仙不知姓,洞門閑倚白云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九日登壽安縣錦屏山下宿邑中
- 萬古千今名與姓,得隨天柱數峰存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謝商守宋郎中寄到天柱山戶帖仍依元韻
- 安樂先生,不顯姓氏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安樂吟
- 五十三年更五姓,始知除掃待真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五代吟
- 五星含土德,萬姓徹中聲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雜曲歌辭·樂府
- 水府擁宮闕,六姓傳劍璽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劉伯誠見惠仆所作中山雜詠石刻
- 天子好征戰,百姓不種桑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捕漁謠
- 愿明年強健,百姓歡娛,還如今日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二郎神·坐中客
- 憑師看粉壁,名姓在其間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宣城北樓,昔從順陽公會于此
- 云得高士陣其姓,非向可見所庶幾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崔象之潁橋觀贈陣清臣太丞兼簡陣
- 竹林好著君名姓,只恐君為祿仕催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訪趙紫芝
- 擇對漫言雙易姓,何人堪托一分心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悼剡姊
- 自憐生晚空同姓,不得楊妃帶笑看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悼楊梅
- 山深未識新官姓,但說無人夜打門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簡徐宰
- 綠章封事見名姓,白霓仙子軒眉須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徐宰雪句
- 符麟留鑰漢宗姓,風鶴為兵謝安侄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少卿奉使淮西
- 定應嫌客留名姓,云逼人寒一硯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三巖
- 略如荔子仍同姓,直恐前身是阿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效茶山詠楊梅
- 高尚先生,先生姓李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 謝李師叔鞋
- 此個姑姑,謫仙姓呂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 贈呂守真
- 平生談節義,兩姓事君王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觀錢謙益初學集因題句
- 長堤萬古傳名姓,肯讓夷光擅此湖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蘇堤春曉
- 若非華表留名姓,誰識元戎事兩朝? -- 出自清·乾隆·題寧遠祖氏石坊
- 相逢卻恐知名姓,不向慈恩寺里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再經西涯
- 逢人借屋寧知姓,信馬題詩不記程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士先生韻(四
- 五方思寄刃,萬姓喜然臍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
- 顏色□青精飯,姓名在碧紗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朝中措·仙風道骨北山翁
- 戴花老豈非同姓,拾穗翁猶有遠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五和
- 僧伽端的□□姓,絡秀何須有外家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謁墓五首
- 范老登科猶別姓,余公應舉亦更名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六和
- 不應愚谷知名姓,惟許孤山擅影香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倪魯玉詩后二首
- 他時不用逃名姓,世上如今半是君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井欄砂宿遇夜客
- 吳王好劍客,百姓多瘡瘢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無題
- 大凡斂貨財,百姓若外府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許寺丞知古田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