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在第7個字的詩句
姓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大軍從北來,百姓聞驚惶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
- 公卿若便遺名姓,卻與禽魚作往還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郭中山居
- 張王李趙權時姓,六道三途事似麻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主司儻許題名姓,筆下看成度海橋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秋吟獻李舍人
- 匈奴似若知名姓,休傍陰山更射雕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塞下曲五首
- 單族未應慚四姓,寸陰端合競三余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所居二室號書癡禪悅各成一詩·書疾
- 是行端可喜,名姓在金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趙端質歸朝
- 路逢野老那知姓,耳聽幽禽自喚名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子厚弟小春偶成
- 天生百谷養萬姓,暄潤稍闕功難全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張文伯喜雨
- 畫船載酒遁名姓,三尺長喙金人緘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洪州矮張歌
- 家移洞里難知姓,水到人間易問津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秦人洞
- 相逢不肯通名姓,但稱家住古云州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云中曲(二首)
- 文武才名歸一姓,兄弟勛華許誰并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離席行送彭二
- 夜臺不敢留真姓,萍梗還來酹晚鴉。 -- 出自清·黃宗羲·尋張司馬墓
- 衣冠興廢禮,百姓減暴租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觀放魚歌
- 黃封各各題名姓,賜入東西兩府家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先皇俄側席,百姓互攀援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寄獻王中丞
- 八鼎勛庸,九夷姓字,策杖孤鴻杳。 -- 出自宋·趙磻老·永遇樂·香雪堆梅
- 便應君課最,名姓御屏中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送臨武雷令
- 不因同里兼同姓,肯念先生苜蓿盤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謝兩知縣送鵝酒羊面二首
- 相與兄弟然,異姓殊厥居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陸子高
- 興衰今昔殊,郭姓尚十七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郭家洲
- 那能寇錄逃名姓,早醉長安一息春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幽意
- 但為君王安百姓,圃中無日不春風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花石詩十一章
- 郎署分符舊名姓,安知不在覆盂間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和李堯俞郎中西歸有感
- 賈魚沽市醖,借姓過州城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子真吳市變名姓,仙種自是成一家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千葉梅
- 諸君攜手上,名姓廣寒宮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黎州鹿鳴宴
- 行人各走記名姓,浪費粉板相黐黏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游銅梁縣云巖
- 可憐城與樓,百姓不知修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張子宓分教澧陽
- 袞袞多公卿,他姓渠可雙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送岳陽陳倅秩滿還朝八首
- 應笑蠟梅猶族姓,只堪薪槱薦晨炊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武公望雪梅五首
- 豈憶猶蒙記名姓,故情仍許奉罍尊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曾運使
- 其誰為我談名姓,車轍勤公野水濱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辛卿二首
- 平生松谷老,同姓與君敦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夜坐示進之兼懷文叔
- 吾聞粟有神,其姓曰慶天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瑞粟歌
- 漢列土宇封同姓,唐擢宗英持國柄,我宋膺圖臨海鏡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太上虛皇黃庭經句法十篇壽趙師
- 詩壇置韻百夷姓,敵壘收功劇孟得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昨雖移韻於蘭然石鼎聯章不可以不成也再賦一
- 二螯六跪冒族姓,穴居頗笑鄰之薄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再和且答索飲語
- 中閒老子隱名姓,只聽漁歌今白頭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題南塘薛圃
- 逃禪已得計,易姓豈云非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贈葛天民
- 縣官無蓄租,百姓無藏蓋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鄭侍郎四川制置分韻得蓋字
- 后先被褒錄,名姓編國史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木皮口紀事為故沔戎帥何進賦也
- 國英竦名,夏則姓之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光宗皇帝夏竦雙頭牡丹賦御書贊
- 蕭齋今為誰,米姓猶可窺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右軍安問帖贊
- 做了豐年還百姓,便莼鱸、歸興催張翰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賀新郎·此是河清宴
- 君王他日問,張姓複其名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送張能父天定赴瑞州教二首
- 等閒拂石題名姓,惹得青云上筆頭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游水樂煙霞二洞三絕
- 寺因何氏封山姓,客把坡詩證地名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何山
- 康時了,萬千年、姓字彌香。 -- 出自宋·趙宰·聲聲慢·洞賓仙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