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六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白頭燈影涼宵里,一局殘棋見六朝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金陵后觀棋絕句六首·選一
- 中原事業(yè)如江左,芳草何須怨六朝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秣陵懷古
- 暮年卻得庾安西,自厭家雞題六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舒教授觀余所藏墨
- 來牟有信迎三白,薝卜無香散六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章錢二君見和復次韻答之
- 問禪不契前三語,施佛空留丈六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清涼寺和長老
- 林深霧暗迷八駿,朝東暮西勞六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驪山?此詩為李廌作?
- 長鯨東來驅(qū)海魷,天吳九首龜六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馮判官之昌國
- 我倦承明苦求出,到處遺蹤尋六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滁州見寄
- 買牛但自捐三尺,射鼠何勞挽六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定國得潁倅二首
- 終朝采綠,不盈一襜,五日為期,六日不詹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采綠
- 淠彼涇舟,烝徒楫之,周王于邁,六師及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棫樸
- 高山仰止,景行行之,四牡騑騑,六轡如琴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車舝
- 洛城一別四千里,胡騎長驅(qū)五六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恨別
- 最憐楊柳如張緒,卻笑蓮花似六郎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·水底明霞十頃光
- 輕攏慢拈抹復挑,初為霓裳后六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琵琶行
- 玄宗末歲初選入,入時十六今六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上陽白發(fā)人-愍怨曠也
- 養(yǎng)無所用去非宜,每歲死傷十六七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陰山道
- 香山閑宿一千夜,梓澤連游十六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狂吟七言十四韻
- 唯生一女才十二,只欠三年未六旬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戊申歲暮詠懷三首
- 掌珠一顆兒三歲,鬢雪千莖父六旬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哭崔兒
- 猶嫌翠蓋紅妝句,何況人言似六郎! -- 出自宋·陸游·荷花
- 天不使諸儒為戰(zhàn)國血,又不使六藝為亡秦灰,豁如盲瞽見皦日,快若聾聵聞春雷,插空泰華起突兀,垂天云漢森昭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書雜言
- 有詩亦欲頻持寄,腸斷西江六六鱗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得林正父察院書問訊甚勤以長句寄謝
- 季英行年九十八,猶灌園蔬授六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後漢書
- 可憐故國三千里,虛唱歌詞滿六宮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
- 書功筆禿三千管,領(lǐng)節(jié)門排十六雙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寄唐州李玭尚書
- 何來酪果供千佛,難得蓮花似六郎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秋夜有感
- 主張壽祿無三甲,收拾文章有六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河中使君修撰陸公挽辭三首
- 楊家二世安九重,不御華芝嫌六龍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相和歌辭·春江花月夜
- 私書一紙離懷苦,望斷波中六六鱗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句
- 舊聞我里子張子,七字端能出六奇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張器先十絕
- 蜀江雪水來三峽,吳苑風煙訪六朝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周元吉顯謨左司將漕湖北三首
- 小臣何幸陪諸老,待罪重來十六年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三月二十六殿試進士得罪集英殿門二首
- 公家文公天斗星,可雙孟氏再六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韓漕華文移節(jié)江東
- 金陵城中無纖鱗,一魚往往重六鈞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舟中買雙鱖魚
- 醉眠管得銀河鵲,天上皈來打六更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謝余處恭送七夕酒、果蜜食化生兒二首
- 腰身瘦小歌圓緊,依約年應十六七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樂天示楊瓊
- 忍淚失聲詢使者,"幾時真有六軍來?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州橋
- 日長繡倦酒紅潮,閑束羅巾理六么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酒邊
- 太平天子朝迎日,五色云車駕六龍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宮詞
- 仙郎白首未歸朝,應為蒼生領(lǐng)六條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李杭州
- 兒時愛讀忠臣傳,不謂身當百六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
- 又不見睢陽將軍怒切齒,三十六人同日死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去年十月九日余至燕城今周星不報為賦長句
- 那伽定後一爐香,牛沒馬回觀六道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贈王環(huán)中
- 偶同一飯論三益,頗為諸生醉六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南安試院無酒飲周道輔自贛上攜一榼時時對酌
- 高真接手玉宸前,女丁來謁粲六妍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子瞻書黃庭經(jīng)尾付蹇道士
- 承平舊物惟君盡,猶寫雕鞍伴六飛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岐王宅
- 幽居漫爾存三徑,燕坐何妨應六窗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
- 新科未暇通三尺,舊曲惟知有六莖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頓起考試徐沂舉人見寄二首
- 文章有氣吞馀子,議論無差本六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寄吳明輔秘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