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六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寒聲颯颯動巖壑,不羨右軍題六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謝曹隱君惠扇歌
- 孤山老卻林和靖,多載笙歌過六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三八
- 生兒只識秦碑字,脆弱芝蘭笑六朝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89
- 今晨霾噎一掃蕩,義和徐行驅六龍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喜晴
- 臘前三白曠無涯,應是天公降六花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又賡張翼韻
- 都將舌上青蓮子,摘與公安袁六休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讀錦帆集懷卓老
- 無窮宇宙無窮事,一笑山城打六更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 宿趙州
- 孤云野鶴寄山家,不料寒空璨六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曉醒追思夜來句四首
- 太圓鏡中點檢看,個個三頭并六臂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穢跡贊
- 我忽乘云夢輕舉,身騎二虹臂六羽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鈞天樂
- 開山養鶴作騏驥,上下二儀周六虛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道士周玄初鶴林行
- 誰知詞客蓬山里,煙雨按臺夢六朝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東居 十四
- 年華風柳共飄瀟,酒醒天涯問六朝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吳門 七
- 閑來長得留侯癖,羅列楂梨校六韜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閑居寄太學盧景博士
- 吳王事事須亡國,未必西施勝六宮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吳宮懷古
- 仁義陰陽道立,父母乾坤位正,六子發輝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人道孰為大
- 嘉平時候,算堯階蓂葉,才方開六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壺中天/念奴嬌
- 徐熙下筆能逼真,繭素畫成才六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楊直講夾竹花圖
- 亦知紅頰教新成,更愿舊朋邀六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吳沖卿學士以王平甫言淮甸會予久未至沖卿與
- 如今便可令修史,二子文章似六經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贈孫何丁謂
- 沈郎帶減傳千古,婺女星高近六符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寄婺州歐卿德孺
- 白如白雪復何加,豈有寒英勝六花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雪見羞
- 未應傳粉疑平叔,卻笑荷花似六郎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鷓鴣天·綽約肌膚巧樣妝
- 桂華蟾魄,到中秋、祗有人聞一六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念奴嬌·桂華蟾魄
- 窮頑得壽非三甲,老拙無文況六丁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單君范行李中諸詩前數章自道后二章為單
- 上與日月星辰交,下走海脈通六鰲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陳笠峰路教之燕
- 老耳虛鳴眼帶夢,恍然和寧聞六更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早行到慈云
- 歸心怨逐搖搖旆,尺素愁迷六六鱗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朱舜卿南游有寄
- 君軒戀結蕭蕭馬,客素愁憑六六魚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祗答太傅鄧國張相公
- 思家夕夢還都信,并附秋波六六鱗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黃灝
- ——廣宣草木分千品,方書問六陳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宣上人病中相尋聯句
- 遠公獨刻蓮花漏,猶向空山禮六時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寄清越上人(一作寄山僧)
- 西園冠蓋坐生風,更欲長繩擊六龍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和若拙弟得陪游后園
- 冊林從此不牢落,照影溪頭共六人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崇蘭圖二首
- 狻猊鎮角舞筵張,鸞鳳花分十六行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軍聲旨日騰三捷,陣勢他年本六花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宋傳道夜雨聞捷
- 是中有客供千首,此外無塵染六郎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次呂簿池亭韻
- 買得扁舟歸去,此事天公付我,六月下滄浪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歌頭·濯足夜灘急
- 閑追老衲三余輩,更踏冰池五六巡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久雪忽晴喜而有作
- 歌詞若入君王聽,不惜新聲教六宮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宮詞
- 滿身花露聽鶯久,禁鼓重新打六更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宮詞二首
- 車聲轆轆馬蕭蕭,山色何如換六朝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祥煙漠漠上龍旗,將相侯王護六飛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十六日伏睹明堂禮成圣駕恭謝太一宮小臣敬成
- 鑿開埋雨三三徑,跳出撐云六六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寄題龔國錄見山閣
- 宋季兵亂,券沉官渭水中五十六年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錢允一還天臺詩(并序)
- 龍乘不息法一健,象譯由來通六音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古希
- 萬一事不成,國殤亦足豪,云霄六君子,來軫方且遒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留別梁任南漢挪路盧
- 賈勇羞目逃,斗智屢踵躡,遂令六七雄,傞舞等中魘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賦示校員及諸生
- 圣朝偃武修文日,共道王言似六經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大行皇帝挽歌辭(二首)
- 愿公多與說無外,庶使蒼生安六禮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太極詩上范天碧侍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