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六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劃開龍虎流三峽,敕下雷霆遣六丁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趙周錫制干峽中韻四首
- 橋下四{左木右翁}水,人間六品泉。 -- 出自宋·張達明·題吳江甘泉
- 何人傳得花奴曲,羯鼓聲高滿六宮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轅門遺愛滿幽燕,不見胡塵十六年。 -- 出自明·陳第·奉送戚都護歸田四首
- 邊塵卷地北風號,泥馬南來駐六橋。 -- 出自明·陳完·錢塘懷古
- 尊傍二豪與七貴,醉后五白兼六博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贈徐君圖按曲圖歌
- 只今畫里猶知處,一抹寒煙似六朝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憶金陵二首(雜題畫扇)
- 共來吳楚交兵地,烽火依稀似六朝。 -- 出自明·郭奎·臘日
- 當今天子說神武,時向三邊乘六龍。 -- 出自明·韓邦靖·長安宮女行
- 宮車七月度居庸,天子巡邊御六龍。 -- 出自明·韓邦靖·圣上西巡歌(八首)
- 去年宣府建行宮,今歲榆林駐六龍。 -- 出自明·韓邦靖·圣上西巡歌(八首)
- 海西不復來三鳥,巖畔虛傳駐六龍。 -- 出自明·胡侍·登漢武帝玄都壇
- 猶看連影容千騎,那識何枝系六飛。 -- 出自明·黃克晦·嵩陽宮三將軍柏
- 先皇曾此駐龍旂,一夜空山擁六師。 -- 出自明·金鑾·牛首
- 深情慳是盈虧月,不異當時照六宮。 -- 出自明·筠隱遂·吳門懷古
- 潮聲月色滿江船,回首春風十六年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泊瓜洲懷舊寄顧利賓王又新隱居
- 邇來一事真堪喜,皇子龍潛已六年。 -- 出自明·陸容·得鼎儀書口占答之
- 乃知仙客煉五石,故遣神功開六丁。 -- 出自明·陸師道·張公洞
- 卻瞻天仗東風里,冉冉霓旌導六龍。 -- 出自明·倪岳·孟春奉陪廟享紀事而作
- 千官朝謁建章宮,燎火光中望六龍。 -- 出自明·歐大任·燕京篇
- 難憑驛使傳千里,忍使春波渡六橋。 -- 出自明·潘德元·落梅
- 神燈夜夜朝金剎,知有高僧禮六時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題衡岳天柱峰
- 鐵符催起龍行雨,白日風雷走六丁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寄神樂觀鄧仲修仙官(六首)
- 如今花落無人管,閑逐東風過六橋。 -- 出自明·沈泰鴻·春思三首
- 葡萄邸前春雨多,典客館下牽六騾。 -- 出自明·沈一貫·寄贈俞士行淮上治漕
- 沔南祠廟終今古,蛇虎縱橫護六韜。 -- 出自明·沈一貫·沔南
- 鐘聲縹緲連三界,云氣蒼茫護六丁。 -- 出自明·史謹·宿洞庭廟
- 秖恐愚公易輕徙,玉皇敕命守六丁。 -- 出自明·舒頔·胡子坑(屬大鄣)
- 云間有闕摧雙鳳,天外無車駕六龍。 -- 出自明·宋訥·壬子秋過故宮(十九首)
- 想當旌陽初鑄成,橐籥元氣驅六丁。 -- 出自明·蘇伯衡·玄潭古劍歌
- 驛梅初破兩三蕊,官歷惟余五六行。 -- 出自明·陶安·歲暮即事
- 眼前亡國無多恨,江水東邊是六朝。 -- 出自明·夏掞·廣陵
- 門前夢絕征書擾,閑坐南薰注六經。 -- 出自明·先竹深府·江上即事(三首)
- 更番奏對銀臺罷,聽得西班喚六科。 -- 出自明·楊子器·早朝詩(十四首)
- 實洪武十五年壬戌閏二月十六日。 -- 出自明·易恒·清明約友游昆山(二十四韻)
- 修眉愁澹初三月,畫舫歌殘第六橋。 -- 出自明·易恒·錢塘筑城過西湖述懷二首(乙亥八月)
- 石郎可是無長慮,直割燕云十六州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秋興八首
- 正陽高辟照重瞳,武陣前驅駕六龍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南巡八首(世廟幸承天作)
- 燕臺仙侶憐雙管,白下諸生有六經。 -- 出自明·俞文獻·送少司成朱文石之金陵
- 曾同母后入宮敔,嶺海今辭廿六春。 -- 出自明·張鳳翔·宮詞(十八首)
- 蓬萊水淺不容舠,欲借瑤池養六鰲。 -- 出自明·張泰·游仙詞(十七首)
- 天南人去二三月,小苑花飛五六枝。 -- 出自明·章士雅·憶小園花事
- 總教作客非千里,堪笑為郎已六年。 -- 出自明·章士雅·秋雨
- 石頭波浪連三楚,京口帆檣問六朝。 -- 出自明·鄭琰·半生行
- 河流灣到三三盡,云雨峰迷六六齊。 -- 出自明·鄭琰·半生行
- 侍從皮帽總姑麻,罟罟高冠勝六珈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元宮詞(一百三首)
- 中原事業如江左,芳草何須怨六朝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秣陵懷古
- 白頭燈影涼宵里,一局殘棋見六朝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金陵后觀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