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在第13個字的詩句
蜀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分無纖手裁春勝,況有新詩點蜀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章錢二君見和,復次韻答之,二首
- 高才本不緣勛閥,余力還思治蜀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許沖元韻送成都高士敦鈐轄
- 煙波東盡江湖遠,云棧西從隴蜀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酒家壁
- 江湖四十余年夢,豈信人間有蜀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日湖上
- 把酒不能飲,苦淚滴酒觴,醉酒蜀江中,和淚下荊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江上對酒作
- 此心郁屈何由豁,聊遣龍蛇落蜀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胸次郁郁偶取枯筆作狂草遂成長句
- 不知何許丹青手,畫我當年入蜀圖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詹仲信以山水二軸為壽固辭不可乃各作一絕句
- 歸心日夜逆江流,官柳三千憶蜀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夜懷唐安
- 昔年行樂秾桃畔,醉與龍沙揀蜀羅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懷鐘陵舊游四首
- 高麾行路穿秦樹,駿馬歸時著蜀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周仲章使君
- 因游始覺南來遠,行盡荊江見蜀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松門
- 迢迢芊路望芝田,眇眇函關恨蜀川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
- 阿兄釆蘭壽梅堂,阿弟束書參蜀張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蕭仲和往長沙見張欽夫
- 今皇神圣丞相明,詔書才下吳蜀平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連昌宮詞
- 秦人惟識秦中水,長想吳江與蜀江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使東川·嘉陵江二首
- 無因光祿賜官酒,且學潞公灌蜀茶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見二十弟倡和花字漫興五首
- 可憐一曲還京樂,重對紅蕉教蜀兒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中元甲子以辛丑駕幸蜀四首
- 馬嵬山色翠依依,又見鑾輿幸蜀歸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帝幸蜀(乾符歲,一作狄歸昌詩)
- 許君馬老共一邦,西山斷處流蜀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江西
- 芭蕉叢畔碧嬋娟,免更悠悠擾蜀川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狂題十八首
- 滿庭松桂雨余天,宋玉秋聲韻蜀弦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夜景
- 郡侯逐出渾閑事,正是鑾輿幸蜀年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旅泊遇郡中叛亂示同志
- 已傳花洞將秦接,更指茅山與蜀通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贈道士
- 自我歷官三十年,有腳未曾行蜀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畢甥之臨邛主簿雜言
- 可能任運如彭澤,也要名家似蜀眉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又用韻示長兒
- 鮮于仲通正當年,章仇兼瓊在蜀川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露青竹杖歌
- 浣花溪里花多處,為憶先生在蜀時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經杜甫舊宅
- 云臺勝景壓蒼溪,東漢遺名冠蜀西。 -- 出自宋·蘇渙·句
- 詞臣舊奏平淮頌,里老今傳諭蜀文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趙制使宴吳宣參致語口號
- 城下盟,君不辱,猶勝金陵與西蜀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城下盟
- 烏林僥倖數帆風,便傍吳船向蜀中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周瑜
- 擴充更卒晚年業,殺等猶為小蜀公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至衡陽謁提刑范右司東叔同年兄二首
- 爾黎傳相告,勿攄而{左韋右蜀}兮,勿抉而箙兮,勿掀而鞬{左車右曼}{左弓右鬲}{籙金換木}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修文立武頌
- 書筒舊歲尚諄諄,曾幾何時哭蜀珍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哭趙百微少蓬二首
- 莼鱸不復歸吳矣,琴鶴還如出蜀然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趙卿無垢二首
- 朝回暖律變嚴冬,應念閩風與蜀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庾使左史中書行部二首
- 謂宜圖畫凌煙上,猶自翱游隴蜀間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寄陳澈計議二首
- 鱸魚鱠憶奔江浦,焦尾琴思換蜀弦。 -- 出自宋·楊樸·秋日閑居
- 汗青孰與老黃間,能為君王把蜀山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青渠追和宋金都壁間韻
- 物無大小貴適用,何必吳綾與蜀羅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漳州白蓮僧宗要見遺紙扇每扇各書一首
- 樓西別起長春殿,香碧紅泥透蜀椒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文君手里曙霞生,美號仍聞借蜀城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錦二首
- 海棠風外獨沾巾,襟袖無端惹蜀塵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蜀中春日(一作雨)
- 三潮寶派通胥浦,萬葉靈杉蔽蜀岡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真州儀真觀
- 當壚春色今何在,病酒相如臥蜀邛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次韻宋永兄感舊五首
- 馬頭黃綬令勿跪,恐有當時高蜀州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經封丘記故尉高適詩有作
- 大溈心付白崖前,寶月分輝照蜀天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渚寄懷西蜀無染大師兄
- 靈龕一望終何得,謬有人情滿蜀鄉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雨霽北歸留題三學山
- 羽人仙籍冠浮丘,欲作酂侯且蜀侯,導騎已多行劍閣,親軍全到近綿州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送崔學士赴東川
- 樓西別起長春殿,香壁紅泥透蜀椒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“蜀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