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在第13個字的詩句
蜀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圣神深意念遐方,前后皆馳諭蜀郎。 -- 出自宋·王拱辰·詩一首
- 當時卒困臨邛辱,異日寧知諭蜀才。 -- 出自宋·韓絳·題琴臺
- 朝廷好問平戎策,郡縣無勞諭蜀辭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運使李工部自陜西移益部十韻
- 銜子飛來,鴻鵠何在,千里移西蜀。 -- 出自宋·曾紆·念奴嬌·江城春晚
- 前生出處黃山谷,后代風流范蜀公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范漕
- 牛頭袞袞春無際,捻出三詩壽蜀星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崔侍郎三首
- 亦似徽之泛剡溪,想見王陽臨蜀坂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回心嶺
- 金牛有路通秦惠,籌筆無功愧蜀王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金牛道中
- 山間長物渾無用,多斫云根入蜀栽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邇來離亂已亡失,楷本僅能傳蜀土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石經堂
- 堂堂七尺,懔一時人物,孤映三蜀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念奴嬌·堂堂七尺
- 長安日近公應住,未放使星臨蜀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虞仲房赴潼川漕
- 雨中似是花神意,猶作西為舊蜀天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雨中惜海棠花四首
- 向魚鳧國里,琴鶴堂前,仍共賞,蜀錦堆紅炫晝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洞仙歌·東皇著意
- 周南留滯玉堂仙,千騎那教下蜀川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酬常丞見和
- 陵陽父子風流勝,政似蘇家擅蜀門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閱韓伯修集示其子二首
- 峨眉雪罷添巴水,玉壘云空見蜀星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任賢良歸蜀
- 蘆花夜月凝湓口,梅玉春風侈蜀眉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和林治中雪詩五首
- 萬峰銀雪排天險,千里封溝譬蜀都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廣漠亭二首和陳憲益之舊韻
- 湖山環護三吳會,江漢雄吞四蜀流。 -- 出自宋·趙葵·樓
- 記石湖佳句,為海棠花,合來西蜀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醉蓬萊·記石湖佳句
- 皇天祚宋啟真儒,手鑰秦關鎮蜀都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代蜀總過沔宴制帥
- 曾芳草外思淮中,應海棠邊念蜀游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右司周昞仲亦用韻并和以謝之
- 羽書昨夜下長安,胡騎骎骎犯蜀關。 -- 出自宋·王同祖·時事感慨
- 羨當年三漸,直聲已著,近來四蜀,先慮尤深。 -- 出自宋·李敬則·沁園春·南渡盛時
- 曉來明眼花翁作,風韻宛然如蜀洛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彭花翁牡丹障
- 東盧山下義門中,弘開講席招蜀翁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送李介甫赴官塘湯氏館
- 搜出指礦遺其沙,鄉云褒武皆蜀秀,虎豹各自雄須牙。 -- 出自宋·邵桂子·餞魏州判鵬舉
- 好隨神女游舒水,難伴文君歸蜀山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挽吳夫人
- 未聞一劍傳唐主,長擁千山護蜀城。 -- 出自唐·蕭遘·和王侍中謁張惡子廟
- 馬嵬好笑當時事,虛賺明皇幸蜀川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塵生宮闕霧濛濛,萬騎龍飛幸蜀中。 -- 出自唐·鄭啟·嚴塘經亂書事
- 馬嵬煙柳正依依,重見鑾輿幸蜀歸。 -- 出自唐·狄歸昌·題馬嵬驛(一作羅隱詩)
- 君王幸是中山后,建國如何號蜀都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蜀
- 閑坊宅枕穿宮水,聽水分衾蓋蜀繒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贈曹郎中崇賢所居
- 漁休渭水興周日,龍起南陽相蜀時。 -- 出自·李中·感興
- 朝廷不用憂巴蜀,稱霸何曾是蜀人。 -- 出自唐·張立·句
- 楚王云雨迷巫峽,江令文章媚蜀箋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中春宴游
- 十軸示余三百篇,金碧爛光燒蜀箋。 -- 出自唐·僧鸞·贈李粲秀才(字輝用)
- 如今憔悴離南海,恰似當時幸蜀時。 -- 出自唐·張保胤·又留別同院
- 驚猿久負排巢客,乘駟誰輕喻蜀郎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秋夕感懷
- 與君相別若耶溪,十載湘航與蜀梯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蘇主管青溪十絕句
- 從公更覓中和什,慚愧無因把蜀麾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次韻贈潘陽二君二首
- 另離底處最堪憐,君上吳船我蜀船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江陵送趙知縣二首
- 吹香亭上送飛鴻,且把行藏寄蜀桐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寄仙巢先生鐘尚書
- 石燕未蘇湘國旰,木牛好壞濟蜀兵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罪言
- 柳塘醉我無邊酒,得隴癡生望蜀心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寄顧次岳五首
- 謫仙詩在晚唐重,坡老身亡兩蜀輕。 -- 出自宋·鄧元奎·挽趙秋曉
- 儲胥乍駭綠沉槍,擊鼓震讋庸蜀羌。 -- 出自宋·鄧忠臣·敬次無咎來韻抒寫素懷兼呈文潛天啟伯時仲遠
- 中興詔下九重天,分建科場貢蜀賢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制置侍郎閣學臺座俯從鄉論營求勝地改建貢闈
“蜀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