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在第5個字的詩句
蛇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篆字若丹蛇,逸勢如飛翔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上清寶鼎詩
- 應虞已斃蛇,折尾時一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李公擇過高郵見施大夫與孫莘老賞花詩憶與仆
- 坐待走龍蛇,清陰滿南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種松得徠字(其四在懷古堂,其六在石經院。
- 何曾斬蛟蛇,亦未切瑯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以雙刀遺子由子由有詩次其韻
- 跂跂有足蛇,脈脈無角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蝎虎
- 古松攀龍蛇,怪石坐牛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靈隱高峰塔
- 風檣動,龜蛇靜,起宏圖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水調歌頭·游泳
- 腥至焦長蛇,聲吼纏猛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火
- 青白二小蛇,幽姿可時睹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太平寺泉眼
- 彈短鋏、青蛇三尺,浩歌誰續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·倦客新豐
- 劍拔青鱗蛇尾活,弦抨赤羽火星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河陽石尚書破回鶻、迎貴主、過上黨射鷺鶿,
- 難似車登蛇退嶺,險如舟過馬當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春書懷
- 非賢那畏蛇年至? -- 出自宋·陸游·人日雪
- 看渠放逐蛇龍手,那肯驅蠅與拍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劉蕡策
- 舞席泥金蛇,桐竹羅花床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感諷六首
- 又如岐首蛇,南北兩欲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虔州江陰二妹
- 唐羿斷修蛇,荊王憚青兕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,因令屬和
- 西望云似蛇,戎夷知喪亡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,便呈高開府
- 綠字起龍蛇,丹文掛星斗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滕子京以真籙相示因以贈之
- 梟驚墮梁蛇走竇,一夫斬頸群雛枯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射訓狐
- 蒲魚尾如蛇,口眼不相營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
- 群盜常山蛇勢如,一偷捕獲十偷挾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
- 碧水走龍蛇,蜿蜒繞庭除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初于洛中選
- ɑ忽怒畫蛇虺,噴然生風煙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草書獻上人歸廬山
- 慘淡斗龍蛇,及茲嘆冥漠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蕭從事燾夫第一百二十三
- 竹竿坡面蛇倒退,摩圍山腰胡孫愁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夢李白誦竹枝詞三疊
- 四月蛇,九蛇相輔成晉家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長短星歌
- 余戢戢,漫蛇虺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乞筍於廖宣叔頌
- 燕山如長蛇,千里限夷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燕山
- 樹根穿尻蛇入肚,老鴉啄背狐糞頭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蝦蟆山
- 只行龜斗蛇爭法,早是龍吟虎嘯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雷怡真
- 深林大谷蛇豕盛,愁向他鄉撫虛景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為丘彥良題牧谿〗和尚千雁圖
- 烏鳶逐響蛇聽音,寧顧人腹生癥瘕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聽蛙
- 吉夢重占蛇虺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清平樂·梅兄梅弟
- 然而澤中蛇,時得龍一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韻
- 曲潁若秋蛇,屈盤鱗甲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丘家渡早發
- 他時五方蛇當酒,誰道張郎臨井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朝天行
- 人人握靈蛇,許我珠無纇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獻鄜州行軍司馬宋侍郎
- 百計等畫蛇,老大悲故國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感遇十首次韻和黃著作魯直以將窮山海跡勝絕
- 虛谷兮委蛇,云英英兮日遲遲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賦虛谷黃子羽所藏吳山西墨蘭三章
- 流景赴壑蛇,浮生遷穴蟻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九月十日鄉入醵飲丹山分韻得地字
- 巳月不殺蛇,昔賢有遺告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所居堂后北籬下獲二蛇一小色赤長二尺許一大
- 書狂逸飛蛇,棋毒甚含蠆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洪與權
- 身謀共悔蛇安居,理遣須看佛舉拳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謹次十七叔去鄭詩韻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詠
- 題詩素壁蛇蚓集,五百年后公摩挲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難老堂周元翁家
- 入竹藤似蛇,侵墻水成蘚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從天平節度使游平流園
- 一生坐與蛇添足,萬事不如龜縮頭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琴遂還楚東
- 使彼為虺蛇之螫,則已焚於伯益之熭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憎蚋
- 赤手盤蛟蛇,今已泉下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上鶴山作圖書所扁
- 年光何啻蛇赴壑,仕宦略如魚上竿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風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