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在第5個字的詩句
蛇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弄出鱉鼻蛇,彈起廣陵曲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雪峰真覺祖師贊
- 三公走龍蛇,千載磨歲月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游三洲巖
- 路盤屈曲蛇行驚,嶺危崒嵂龜紋真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書林十景詩
- 俄變見、金蛇能紫,玉蟾能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滿江紅·說與行云
- 今把作、握蛇騎虎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 送陳真州子華
- 得路諸公蛇入宇,去國幾個鶴還鄉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迎候艮翁二首
- 形容詭怪蛇{尷監換蟲}亂,聲音丑惡鴟梟鳴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鳳山古祠
- 物理虧盈蛇夔蚿,惟有讀書可以逃天刑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韻子有賦著圖書所
- 應念常山蛇陣處,有人搔首立斜陽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彌矣觀土八陣寄程嘉定
- 楹然史臣,蛇然史裾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圣政紀頌
- 驚人字,蛟蛇活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滿江紅 舅氏丹房先生,方外偉人,輕財如糞
- 三蛇長,一蛇擅雄王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
- 都將秋水蛇紋劍,贈與長安游俠人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贈故人全王孫
- 古樹藏龍蛇,荒茅伏狐兔。 -- 出自唐·孟云卿·鄴城懷古
- 平陸走龍蛇,白晝嘯夔魅。 -- 出自明·王景·古詩(三首)
- 澗影生龍蛇,巖端翳檉梓。 -- 出自唐·盧象·家叔征君東溪草堂二首
- 摩挲龜背蛇跗紋,太和款識尤出倫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贈江器博
- 蟹螯置把蛇臥影,生世多才古為累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趙判院韻
- 山路細縈蛇,欹危訝泛槎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游福溪巖贈主僧
- 峽有食象蛇,常苦螻蟻嘬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和錢之道
- 赤路如龍蛇,不知幾千丈。 -- 出自宋·鄒浩·詠路
- 羞以蛙與蛇,茹以芹及蓼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送張倩歸衡岳
- 官居寄委蛇,晴窗傍林壑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直方大
- 酌酒漫為蛇畫足,覆蕉今悟鹿成空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次韻子都兄見寄
- 或變若龍蛇,或怪若{左豸右契}貐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江漢亭百韻
- 士為謀身蛇有足,人於囂論鼠無牙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于眉州挽詩
- 美人兮委蛇,泂酌兮永歌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亨泉詞
- 歲律堂堂蛇赴壑,宦途役役燕營巢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離家
- 八陳旌旗蛇勢整,九關風月虎符虛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賀田都弦再帥夔
- 素壁走龍蛇,難覓醉翁真跡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好事近·素壁走龍蛇
- 自然感合,蛇兒卻把黑龜纏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水調歌頭·真一北方氣
- 中丞擊妖蛇,此蛇初不為民尤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斬偶行
- 似屈才伸蛇解蟄,似斷還連龍蛻骨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題石室木
- 兒輩詫、龍蛇飛起。 -- 出自宋·魏庭玉·賀新涼/賀新郎
- 山徑曲如蛇。 -- 出自宋·章謙亨·小重山·久雨初晴天氣佳
- 曲徑行委蛇,幽亭恣盤礴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賞桂
- 三萬卷、龍蛇落紙,瑯桿撐腹。 -- 出自宋·劉浩·滿江紅·岳瀆儲精
- 君歸勿委蛇,禁中需牧頗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送淳安括田省委買都事
- 小山走委蛇,遠水別支脈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又題純陽洞
- 蒼藤交龍蛇,護擁何雄尊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伐木
- 歸徑路委蛇,班荊履孱顏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予久客思歸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歸意濃
- 伐藤斷長蛇,臥石凜伏虎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次韻蕭饒州見寄
- 我欲掣青蛇,他時沖碧落。 -- 出自唐·許堅·題幽棲觀
- 失手已慚蛇有足,用心休為鼠無牙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中春登樓
- 失手已慚蛇有足,用心休為鼠無牙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中春登樓二首
- 桑弓掛綠蛇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南樓令 壽陳縣丞
- 雷轟鐵鼓,蛇飛金電,袞袞亂云噴霰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永遇樂·智劍剛鋒
- 苛政酷于蛇與虎。 -- 出自元·梵琦·漁家傲·聽說娑婆無量苦
- 真了了,龜蛇蟠繞,陰盡去朝元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滿庭芳 贊道釋寄助緣廬公武德 附云水集卷下
- 影怪疑龍蛇,聲和認塤篪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庭樹聯句枝字為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