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在第4個字的詩句
蛇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蕃甲鎖蛇鱗,馬嘶青冢白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塞下曲
- 壁上龍蛇飛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西江月 平山堂
- 會開龜蛇窟,不惜斤斧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作種松
- 豈無驚蛇與飛鳥,后來那復知其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堂嶼?此詩為沈遼作?
- 無限龍蛇洛寺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金門寺中見李西臺與二錢(惟演易)唱和四絕
- 維虺維蛇,女子之祥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斯干
- 山舞銀蛇,原馳蠟象,欲與天公試比高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沁園春·雪
- 仰穿龍蛇窟,始出枝撐幽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同諸公登慈恩寺塔
- 誰重斷蛇劍,致君君未聽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
- 幽薊馀蛇豕,乾坤尚虎狼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有感五首
- 前有毒蛇后猛虎,溪行盡日無村塢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發閬中
- 云外金蛇明滅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謁金門·遮素月
- 一握青蛇尾,數寸碧峰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折劍頭
- 云煙蟒蛇氣,刀劍鱷魚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客春游嶺南二十韻
- 穴掉巴蛇尾,林飄鴆鳥翎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客南遷
- 震蟄蟲蛇出,驚枯草木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聞雷
- 落筆龍蛇仲蒙帖,滿懹風月季長詩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感
- 甚畏蝮蛇寧斷手,已烹熊掌敢兼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道室書事
- 向來龍蛇滿雪壁,雷電下取何時還?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雪堂登四望亭因歷訪蘇公遺跡至安國院
- 月落龍蛇蟠木影,山空風雨起灘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早發奴寨
- 帖成龍蛇走,詩出雷雨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硯湖并引
- 丹成作蛇乘白霧,千年重化玉井土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拂舞歌辭
- 地識斬蛇處,河臨飲馬間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
- 適逢修蛇見,瞋目光激射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水落龍蛇出,沙平鵝鸛飛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觀八陣圖
- 澤國龍蛇凍不伸,南山瘦柏消殘翠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冬夕
- 尸解如蛇蟬,換骨蛻其形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感事四首
- 下床畏蛇食畏藥,海氣濕蟄熏腥臊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
- 驚魂見蛇蚓,--韓愈觸嗅值蝦蟚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城南聯句
- 岸類長蛇攪,陵猶巨象豗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詠雪贈張籍
- 難追紫蛇電,徒掣青絲鞚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朝天續集和陸務觀見賀歸館之韻二首
- 一逕如蛇三百曲,繞盡山腹到山頭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游蒲澗呈周師蔡漕張舶
- 樂飲占蛇日,翻隨藥兔魂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徐氏太淑人挽辭二首
- 雨滅龍蛇火,春生鴻雁天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寒食即事
- 劍隳妖蛇腹,劍拂佞臣首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說劍
- 漢帝斬蛇劍,晉時燒上天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蟲豸詩·巴蛇
- 尚有靈蛇下鄜畤,還征瑞寶入陳倉。 -- 出自唐·賀知章·奉和御制春臺望
- 彩逐靈蛇轉,形隨舞鳳來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珠
- 未作龍蛇夢,驚聞露電身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悼石湖三首
- 地壓龍蛇山色別,屋連宮殿匠名同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題石甕寺
- 今年為蛇年,此日是人日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人日
- 瘴嶺沖蛇入,蒸池躡虺趨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
- 陣合龍蛇動,軍移草木閑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韓都護還邊
- 腳底龍蛇氣,頭上波濤聲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入林屋洞
- 不見龍蛇筆,新乾研滴蜍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文安國挽詞二首
- 德性委蛇結綠佩,文章璨爛珊瑚鉤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懷藍六在延平
- 此書驚蛇入草,書成不知絕倒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墨蛇頌
- 半壁龍蛇蟠造化,滿筐山岳動神祇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感別元帥尚父(一作病中上錢尚父)
- 封豕長蛇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無名·申包胥歌
- 根如臥蛇身合抱,仰視不見蜩蟬喧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柳湖感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