灞在第1個字的詩句
灞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灞橋楊柳年年恨,鴛浦芙蓉葉葉愁。 -- 出自·蘇庠·鷓鴣天·楓落河梁野水秋
- 灞橋楊柳年年恨,鴛浦芙蓉葉葉愁。 -- 出自·蘇庠·鷓鴣天·楓落河梁野水秋閱讀習題及參考答案
- 灞涘望長安,河陽視京縣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晚登三山還望京邑
- 灞原風雨定,晚見雁行頻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灞上秋居
- 灞橋煙柳,曲江池館,應待人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波媚·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
- 灞陵閑老將,柏直口尚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見子由與孔常父唱和詩輒次其韻余昔在館中同
- 灞浐風煙函谷路,曾經幾度別長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長樂亭留別
- 灞陵才出樹,渭水欲連天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游悟真寺(一作王縉詩)
- 灞岸已攀行客手,楚宮先騁舞姬腰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柳
- 灞陵柳色無離恨,莫枉長條贈所思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及第東歸次灞上,卻寄同年
- 灞水橋邊倚華表,平時二月有東巡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灞岸
- 灞陵夜獵隨田竇,不識寒郊自轉蓬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少年
- 灞亭夜獵猶堪樂,敢恨將軍老不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北窗
- 灞橋煙柳知何限,誰念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夜懷吳中
- 灞橋煙柳知何限,誰念行人寄一枝?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夜懷吳中
- 灞城逢薊叟,共語莫匆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吾年過八十
- 灞橋策驢愁露手,新豐買酒聊軟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雪意復作
- 灞陵老子無人識,暫借郵亭整角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柯橋客亭
- 灞亭老將歸常夜,無奈人間兒女曹! -- 出自宋·陸游·野飲夜歸戲作
- 灞橋風雪吟雖苦,杜曲桑麻興本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耕罷偶書
- 灞岸秋猶嫩,藍橋水始喧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奉送中丞姊夫儔自大理卿出鎮江西敘事書懷因
- 灞上漢南千萬樹,幾人游宦別離中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柳長句
- 灞水樓船渡,營門細柳開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送秦光祿北征
- 灞頭落花沒馬蹄,昨夜微雨花成泥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青門歌,送東臺張判官
- 灞上柳枝黃,壚頭酒正香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懷州吳別駕
- 灞城隅,滇池水,天涯望轉積,地際行無已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雜曲歌辭·從軍中行路難二首
- 灞池遙夏國,秦海望陽紆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久戍邊城有懷京邑
- 灞橋酒醆黔巫月,從此江心兩所思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溪州使君
- 灞陵老將無功業,猶憶當時夜獵歸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題新榜(在浙幕,沈崧得新榜示,題其末)
- 灞橋舞色褪藍裙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浣溪沙
- 灞池水猶綠,榆關月早圓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送幽州陳參軍赴任寄呈鄉曲父老
- 灞亭東去徹隋堤,贈別何須醉似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楊柳枝壽杯詞十八首
- 灞浐入筵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侍宴華光殿曲水奉勑為皇太子作詩 八
- 灞池不可別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休沐重還丹陽道中詩
- 灞岸菊花秋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就蒲州使君乞酒詩
- 灞上春風留別袂,關東新月宿誰家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崔十三東游
- 灞陵誰寵葬,漢主念蕭何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故相國苗公挽歌
- 灞水橋東回首處,美人親上簾鉤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臨江仙·綠暗汀洲三月暮
- 灞陵原邊柳條暗,咸陽橋畔桃花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韓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
- 灞陵十二月,風雪將漫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永興書寄王申
- 灞上愁逢雪,褎中喜見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張殿丞吉甫知資陽
- 灞池一相送,流涕向煙霞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送李庶子致仕還洛
- 灞上心非淺,鴻門氣正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大吟
- 灞上真人既已翔,四人相顧都無語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題四皓廟四首
- 灞岸行人多少,竟折柔支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勝勝慢/聲聲慢
- 灞橋風雪馱詩物,戲問才堪令仆否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戲問
- 灞橋夢殘,縱憑高、休望長安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霜花腴 雪
- 灞岸重回首,惟馀王粲詩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長安道中悵然作三首
- 灞陵因靜退。 -- 出自南北·薛道衡·秋日游昆明池詩
- 灞陵橋畔銷魂處,臨水傍堤萬萬條。 -- 出自近代·秋瑾·賦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