灞在第1個字的詩句
灞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灞水行人渡,商山驛路深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長樂驛留別盧象裴總
- 灞陵幽徑近,磻溪隱路長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贈李征君大壽
- 灞岸春波遠,秦川暮雨微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長安春望感懷
- 灞水猶疑噎,秦云亦不舒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長安趙侍郎赴闕
- 灞陵一代無發毀,儉風本是張廷尉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倚瑟行
- 灞涘袁安履,汾南宓賤琴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晚秋東游寄猗氏第五明府解縣韓明府
- 灞陵傷感,那更入陽關,扳折處,我無心,行人自多恨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驀山溪·黃金線軟
- 灞橋曾系雪中鞍,本自無愁可得寬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用葉司理韻簡趙尉
- 灞橋洗將冰霜面,拂略潮紅笑向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再用韻奉酬
- 灞陵吟暢,岳陽登覽,百色都副襟期。 -- 出自宋·百蘭·雨中花/夜行船
- 灞橋風雨夜,離別是何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門柳
- 灞亭春有酒,岐路惜芬菲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洛州蕭司兵謁兄還赴洛成禮
- 灞陵雪中聳肩客,天津橋上皺眉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記顏
- 灞陵原上重回首,十載長安似夢中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送魏簡能東游二首
- 灞上寒仍在,柔條亦自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途中逢孫輅因得李頻消息
- 灞亭不重李將軍,漢爵猶輕蘇屬國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武源行贈丘卿岑
- 灞陵春欲暮,云海獨言歸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贈萬生下第還吳)
- 灞水何人不別離,無家南北倚空悲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灞上感別
- 灞岸草萋萋,離觴我獨攜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送進士盧棨東歸
- 灞陵散失詩千首,太華凄涼酒一樽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奔問三峰寓止近墅
- 灞陵橋上楊花里,酒滿芳樽淚滿襟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作尉鄠郊送進士潘為下第南歸(一本無題上四
- 灞陵醉尉無人識,漫對云峰說去年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赴建康過京口呈劉季高
- 灞橋何事者,凍縮苦吟身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初寒擁爐欣而成詠
- 灞岸秋草綠,卻是還家時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送友人擢第東歸
- 灞岸青門有弊廬,昨來聞道半丘墟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送別
- 灞陵千萬樹,日暮別離回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詠柳
- 灞川南北真圖畫,更待殘陽一望看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雪后過昭應
- 灞水歡娛地,秦京游俠窟。 -- 出自唐·韋元旦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,登高應制得月字
- 灞涘長安恒近日,殷正臘月早迎新。 -- 出自唐·韋元旦·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制
- 灞陵桃李色,應待日華開。 -- 出自唐·王光庭·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之作
- 灞橋雪里嗟良苦,飯顆山頭記昔逢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劉常甫見贈二首
- 灞橋才子更清絕,強把枯腸苦搜索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奉和子真學士詠雪之什
- 灞橋欠驢蹇,剡曲無棹短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晨起觀雪
- 灞橋風景渺荒寒,最好騎驢物色看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工侍國史李丈奉御香禱雪上竺前一夕雪瑞已應
- 灞上長安,河邊渭水,都把韶華暗擲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齊天樂·凄凄楊柳瀟瀟雨
- 灞橋外,柳下吟鞭,歸趁游燭。 -- 出自宋·張矩·應天長·甃澌冱曉
- 灞橋更有狂吟客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秦樓月/憶秦娥
- 灞浐別離腸已斷,江山迢遞信仍稀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送嚴秀才
- 灞上金樽未飲,宴歌已有余聲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送李億東歸
- 灞水方為別,沙場又入冬。 -- 出自唐·鄭巢·送邊使
- 灞陵車馬垂楊里,京國城池落照間。 -- 出自唐·許玫·題雁塔
- 灞西辭舊友,楚外憶新安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送友人下第歸寧
- 灞上家殊遠,爐前酒暫醺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酬劉谷除夜見寄
- 灞水橋邊酒一杯,送君千里赴輪臺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送康祭酒赴輪臺
- 灞岸江頭臘雪消,東風偷軟入纖條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柳十首
- 灞陵橋上路,難負一年期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秋辭江南
- 灞陵橋外駐征轅,此一分飛十六年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遇羅員外袞
- 灞橋何處騎驢叟,西水誰招載鶴 -- 出自元·沈禧·鷓鴣天 錦峰晴雪
- 灞橋清思,向人一片愁絕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念奴嬌 連日雪意凄迷,云未解駁,仆與勉夫
- 灞橋蹇步馱愁去,遞與快帆輕艫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摸魚兒 正月九日,勉夫暫入城,因賦寄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