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在第3個字的詩句
泰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背若泰山,翼若垂天之云。 -- 出自先秦·莊周·逍遙游(節(jié)選)
- 晚謁泰山君,親見日沒云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僧崖公
- 歸來泰山上,當與爾為鄰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魯郡堯祠送張十四游河北
- 俟乎泰階平,然后托微身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避地司空原言懷
- 誰道泰山高,下卻魯連節(jié)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別魯頌
- 昊天泰幠,予慎無辜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巧言
- 何言泰山毫末,從來天地一稊米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哨遍 秋水觀
- 艱極泰循來,元和圣天子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感懷詩一首 時滄州用兵。
- 愿登泰華山,神人共遠游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秋胡行 其二
- 既空泰山木,亦罄天府貲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登千福寺楚金禪師法華院多寶塔
- 弗敢泰止,是獲泰已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視民詩
- 晨游泰山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飛龍篇
- 君恩泰山重,爾命鴻毛輕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出守桐廬道中十絕
- 八觚泰畤六郊天,一柱明堂再饗先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周元吉左司郊祀慶成韻
- 前有泰伯後子固,後無來者前無古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贈盱江謝正之
- 泥封泰山阯,水散旱天霖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諭寶二首
- 右摩泰山碑,左躡函谷泥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遠游
- 讓高泰伯開基日,賢見延陵復命時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姑蘇臺
- 題彼泰山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無名·丘陵歌
- 言登泰階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鼓吹曲 漢東流
- 否去泰來終可待,夜寒休唱飯牛歌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湘中作
- 氣呵泰山倒,眼吸滄海乾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少年行
- 遂升泰階朝玉帝,側(cè)身俯伏當瓊陛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鈞天樂
- 否往泰來逢圣明,有虞制作超莖英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舊在杭時為冷起敬賦泉石歌亂后失之今起敬為
- 東上泰山,巍何修修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氣出唱
- 熙熙泰和,長樂無憂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氣出唱
- 寧知泰山下,日日望登封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續(xù)古二十九首
- 乾坤泰,帝祚遐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十二時/憶少年
- 回首泰山下,出建雙隼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濠梁感懷
- 胸中泰山云,舒卷何霮{上雨下對}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獻鄜州行軍司馬宋侍郎
- 否多泰少是天意,生有述作死不虛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還楊遂蜀中集
- 北斗泰山收寶望,東觀蓬萊是途轍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寄臺教王吉甫
- 豈無泰交期,得輿展轉(zhuǎn)神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用前人示諸兒韻
- 否往泰來天外事,早眠晏起枕中方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旦起誦邵堯夫詩
- 嘗聞泰山高,高處天為鄰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再寄滿子權二首
- 慶同泰畤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奏宣列之樂歌舞
- 方嚴泰壇祀,先薦釜山章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天安殿酌獻天書
- 別地泰華陰,孤亭潼關口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夏日華山別韓博士愈
- 仰瞻泰華。 -- 出自魏晉·孫楚·答弘農(nóng)故吏民詩
- 黃河泰岱勢連天,俯看中流一點煙。 -- 出自清·李鴻章·赴試途中有感
- 遂令泰伯祚,一日不血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夫差伍員
- 更上泰山巔,天下不勝眇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為增城丞張元輔賦博見亭
- 酌彼泰尊,百未蘭生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
- 酌彼泰奠,于德之報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
- 地禮泰折,歌同我將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
- 毖祀泰折,柔祗是承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皇地祗十五首
- 神策泰元,增授無已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
- 輔成泰元,贊役乃坤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九宮貴神十首
- 禮修泰折,祭極精誠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方皇樂歌
- 崇崇泰畤,肅肅嚴禋。 -- 出自隋··明皇祀圜丘樂章·壽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