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在第3個字的詩句
泰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崇崇泰壇,靈具臨兮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祀九宮貴神樂章·豫和
- 壇升泰一,樂奏咸池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周郊祀樂章·福順樂
- 皋橋泰娘雙翠蛾,喚來尊前為我歌,白日欲沒奈愁何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憶昨行寄吳中諸故人
- 皋橋泰娘殊窈窕,為我喚來歌《水調》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次韻答朱冠軍游西城之作
- 予思泰伯之德而作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之荊操
- 山瞻泰華巖巖聳,河出崑崙混混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韓曾一首
- 卻望泰山懷故道,即歸梁苑亦他鄉。 -- 出自明·邊貢·次獻吉留別韻
- 愿舒泰出云,甘澤成歲功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讀樂天閒居篇
- 神游泰陵廟,永護月衣冠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挽昭懷皇后詩二首
- 死重泰山古所難,杞鬼竊柄猶偷安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拜顏魯公像
- 力大泰山不可拔,答理子,一觸泰山折之如不周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奉使歌,美答理麻氏也
- 我本泰山阿,避地到南國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蕭宅二三子贈答詩二十首·竹請客
- 千年泰山頂,云起漢皇封。 -- 出自唐·陳希烈·省試白云起封中
- 遣體泰山重,瞢敢諉忠信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雁汊東守風四首
- 安平泰,看堅完如地,長久如天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沁園春·況有夷途
- 晨行泰山下,興懷念梁甫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梁甫吟
- 今歲泰寺伸謁款,是宜萬壽詠無疆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癸已圣節二首
- 崧高泰華未掛眼,鬢影蕭颯難為情。 -- 出自宋·徐逸·晝眠治平寺
- 陶為泰和,數千其期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壽皇子
- 還將泰象參人事,要使群陽更匯征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春貼子·東宮五首
- 倚俟泰階明紫極,未愁弱水限瀛洲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別制置董侍郎東歸
- 仰望泰山高北斗,何時許我一登臨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示同學
- 東望泰岳松,西望蒼梧竹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山中吟
- 黃河泰華幸一見,于人須識歐陽公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贄見五峰燕先生
- 稔聞泰山有日觀,竊疑板墨多夸傳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孔廟既拜之后又不遠三百里過泰山過汶河壯哉
- 所以泰和治,常在虞周前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上致用院李同知論海舶
- 未登泰華高,丘阜即層巘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賦游高逸軒懷藍遠洞
- 吾聞泰山云,觸石無不至。 -- 出自宋·呂同老·九鎖山十詠·云根石
- 地天泰,為朕兆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三字訣
- 從今泰道能連茹,愿駕蒼蟠躍震風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除夜二首
- 何言泰山毀,空驚逝水流。 -- 出自唐·劉斌·和謁孔子廟(一作李百藥詩)
- 蒲縣泰山古廟,崇強似梵王宮。 -- 出自元·邢叔亨·木闌花慢
- 人說泰山神廟,金碧炫似皇宮。 -- 出自元·邢叔亨·木闌花慢 以上五首見蒲縣志卷一
- 便覺泰山功烈少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玉樓春 壽何平章
- 吾登泰山上,下視何紛紛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贈劉中都
- 吾家泰山徂徠間,濃嵐潑翠粘衣冠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送范曙赴天雄李太尉辟命
- 山瞻泰貸巖巖聾,河出昆侖混混流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有感韓魯一首
- 民安泰伯封疆外,日在韋侯嘯詠中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壽王蘇州
- 何須泰華尋玉井,謾說仇池有仙穴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寄題胡穡齋盆池
- 門前泰華壓,老子一搔首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雜詩三首
- 朝上泰山,郁何盤盤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梁父吟
- 暮上泰山,白日西匿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梁父吟
- 日近泰山多曉色,風行東海少塵冥。 -- 出自明·羅洪先·寄朱鎮山中丞巡撫山東
- 世方泰階平,屠龍誰薦揚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沔陽秩滿北上漢水舟中感舊書懷卻寄污郡諸寮
- 王明泰通,虎嘯風從。 -- 出自宋·常挺·視師頌
- 儻思泰定山下路,肯來從我無相忘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送邵仲象如吳下
- 樂居泰定山,豈減獨樂園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喜邵孟清風過
- 巖巖泰山,烈烈秋暾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張橫渠贊
- 臣聞泰素朕形,玄黃辨色。 -- 出自宋·戴埴·彗星
- 有臨泰華,或視以渺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和訥齋題曉山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