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在第1個字的詩句
泰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泰山嵯峨夏云在,疑是白波漲東海 -- 出自唐·李白·早秋單父
- 泰山不要欺毫末,顏子無心羨老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放言五首·其五
- 泰階得夔龍,桃李滿中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書情題蔡舍人雄
- 泰伯讓天下,仲雍揚(yáng)波濤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敘舊贈江陽宰陸調(diào)
- 泰壇朝埽地,魄寶夜垂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郊祀慶成詩
- 泰山巖巖,魯邦所詹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閟宮
- 泰岳倚空碧,汶□卷云寒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(diào)歌頭·泰岳倚空碧
- 泰伯古至德,以遜天下聞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周氏敬榮堂詩
- 泰階兩兩元不動,自然萬里無欃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題周丞相平園
- 泰然均一飽,未覺異玉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廣漢歸宿十八里草市
- 泰山可為礪,東海可揚(yáng)塵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神君歌
- 泰山之下,婦人哭聲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猛虎行
- 泰壇東路繞重營,獨背朝陽信馬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城南即事二首
- 泰娘家本閶門西,門前綠水環(huán)金堤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泰娘歌
- 泰山沉寇六十年,旅祭不享生愁煙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平齊行二首
- 泰山呈臘雪,隋柳布新年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陸侍御歸淮南使府五韻
- 泰山可動移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艷歌行
- 泰山采芝人,吏隱清淮濱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滕子京以真籙相示因以贈之
- 泰山不礙目,疾雷不經(jīng)耳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贈棋者
- 泰運(yùn)正隆嫌氣熱,干網(wǎng)初整畏冰寒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次韻謝借觀五老圖
- 泰獄陪封禪,汾陰頌鬼神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代曲江老人百韻
- 泰茅難重拔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(yùn)·折楊柳行
- 泰階備雅樂,九奏鸞鳳鳴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元日早朝
- 泰宇有天光,八荒盡夷庚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顏景彝八窗玲瓏
- 泰山開學(xué)譜,云谷發(fā)詩源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挽孫庸齋
- 泰山為肉釀滄海,料得人昌無白頭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行邁雜篇六首
- 泰壇下瑞云黃,雨師灑道塵香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韓川奉祠西太乙宮四首
- 泰來拔茅連,井收寒泉冽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斌老冬至?xí)鴳咽咀又燮┮娂爸饕蛞再?/a>
- 泰山其頹乎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?zé)o名·曳杖歌
- 泰山為曲海為釀,手挈五湖為甕盎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京口喜雨樓落成呈史固叔侍郎
- 泰華一毛輕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旅次
- 泰山成砥礪,黃河為裳帶。 -- 出自魏晉·阮籍·詠懷
- 泰山魯所瞻,終南乃秦望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酬吳促庶龍圖終南山
- 泰山積雪,沂水堅冰。 -- 出自·陳毅·雪夜行軍
- 泰山巖巖兮凌紫氛,中有群仙兮乘白云,陳金薦璧兮□□□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龍興觀金箓建醮(景龍二年)
- 泰卦卻相逢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南鄉(xiāng)子·復(fù)卦起潛龍
- 泰黎氓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十二時/憶少年
- 泰平承多祐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奉禮歌
- 泰壇恭祀事,彩仗下寒坰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郊壇聽雅樂
- 泰伯廟前看走馬,闔閭城下見驂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唐紫微知蘇臺
- 泰到盛時須人蠱,否當(dāng)極處卻成隨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桃李吟
- 泰階端且平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直石頭詩
- 泰山言應(yīng)可轉(zhuǎn)移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雜曲
- 泰與否相除,剝與復(fù)消息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張時齋書生也坐窮以星學(xué)資身贈其遠(yuǎn)行
- 泰市俄驚虎,鈞天亟駭熊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憶舊言懷寄江寧道卿龍圖
- 泰伯導(dǎo)仁風(fēng)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(jī)·吳趨行
- 泰伯人民堪教育,春申溝港可疏通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憶江陰呈介甫
- 泰甚心方兆,顛危念則那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九曲池悼古
- 泰然發(fā)天光,閒目了無礙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題潘叔玠家達(dá)觀亭
- 泰華不易得,天下關(guān)中為本根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望幸金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