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在第1個字的詩句
泰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泰否調和得一,中庸三五還元。 -- 出自元·高道寬·西江月·七返*砂返本
- 泰山一毫芒,更有萬丈長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山水吟
- 泰山山前有瓊圃,其中不樹蕨與薇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劉生病歸
- 泰山山下水照石,溪聲濊濊白云堆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贈孫先生
- 泰伯廟存那暇問,麗姓鄉近未曾游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離蘇州回寄太守袁起巖郎中
- 泰山之側如可居,子后夫前甘死別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猛虎行
- 泰霞真士鞭風霆,綠章叩天天亦驚,玄云沛雨起膚寸,點點都是盤中飯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贈泰霞真士祈雨之驗
- 泰山載斫為深杯,長河釀酒斟酌之。 -- 出自·寺公大師·醉義歌
- 泰山巍巍,魯邦所宗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梁父吟
- 泰山非不高,遠視等一卷。 -- 出自清·程岫·雜詩
- 泰道正應分內外,前賢錯是說調停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上丞相壽
- 泰華與秋毫,巨細非定論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園丁得二小花認獻坐中屬梅津龜翁賦之且以寄
- 泰須防陂復,否有大人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大衍易吟四十首
- 泰變即為蠱,否變僅為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大衍易吟四十首
- 泰伯封疆四望寬,勝將吳越舊書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用夾谷子括吳山晚眺韻十首
- 泰山夜半見紅日,政要人生著腳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七言十絕
- 泰山有不見,得獸夸足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劉都事五十韻
- 泰華峰頭種,移根植野塘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白蓮
- 泰少否則長,豈亦天意歟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讀史感興
- 泰華仙根不染塵,一枝冷淡種尤真。 -- 出自宋·林泳·白蓮
- 泰華山人上赤墀,上嗟安在見何遲。 -- 出自宋·羅茂良·送曾云巢被召
- 泰階煌煌色已齊,祥飆為掃蚩尤旗。 -- 出自宋·毛直方·贈督師曹將軍
- 泰然忘然我,無使狎鷗驚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書座右
- 泰疇迎長日,殊方展慶杯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冬至紫蒙館書事
- 泰岳聊逃雨,湘山偶阻風。 -- 出自宋·孫嵩·閱秦紀二首
- 泰伯三稱讓,姑蘇一戰休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館娃宮一首
- 泰道自當隨紀歷,蹇涂何用慶書云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趙筠州惠書賀冬道予得宮觀訝久無書且勸滿泛
- 泰山頹喻哲人死,東海旱為孝婦冤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讀岳武穆王傳
- 泰疇禋燎,八階惟圓。 -- 出自宋·學士院·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
- 泰元尊臨,富媼繁祉。 -- 出自宋·學士院·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
- 泰伯無人識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謁泰伯廟
- 泰山一毫輕,滄海一滴水。 -- 出自宋·袁樞·題屏風
- 泰疇展祠,云陽奉瑄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寧宗朝享三十五首
- 泰尊奠獻,夙夜齊明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大中祥符封禪十首
- 泰尊是酌,旨酒嘉粟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紹熙別廟二首
- 泰華云開仙掌出,昆明水冷劫灰空。 -- 出自元·方行·送殷文學(奎)之關中
- 泰階升,更化始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樂府十二首(嘉靖丙寅作)
- 泰山高嵬嵬,海水不見底。 -- 出自明·黃肅·白頭吟
- 泰山雖高隱煙霧,目眩心疑類盲瞽。 -- 出自明·劉溥·予生
- 泰阿失金柄,寶鼎竊玉鉉。 -- 出自明·盧柟·贈故大同府節判魏張公祝入祠七十韻
- 泰畤有基松橡合,寢園無狩鹿麋馴。 -- 出自明·莫如忠·留都
- 泰陵松柏五云高,再見姬康握赤刀。 -- 出自明·王寵·辛巳書事(四首)
- 泰山可移志不徙,寒燼從知無再然。 -- 出自明·王廷陳·行路難(五首)
- 泰階六符光上浮,古來相業唯伊周。 -- 出自明·王問·呈李閣老
- 泰定年間名進士,會稽山下老征君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題楊鐵厓墓銘后
- 泰階星斗時時合,彩筆于今未易干。 -- 出自明·周天球·北歸客至述懷
- 泰山重被登封頌,梁父親承羽獵塵。 -- 出自明·朱應登·大駕東巡野語
- 泰山嵯峨夏云在,疑是白波漲東海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
- 泰山不要欺毫末,顏子無心羨老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放言五首 并序
- 泰階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合宮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