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毛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(xiāng)音無改鬢毛衰 -- 出自唐·賀知章·回鄉(xiāng)偶書
- 昨夜江邊春水生,艨艟巨艦一毛輕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·其二
- 何年白竹千鈞弩,射殺南山雪毛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起伏龍行
- 畦西種得青猗猗,畦東已作牛毛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鴉種麥行
- 忽悟過溪還一笑,水禽驚落翠毛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過溪亭
- 偶然擢秀非難取,會是排風有毛質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醉歌行
- 一落蕃中四十載,遣著皮裘系毛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縛戎人-達窮民之情也
- 莫怪獨吟秋思苦,比君校近二毛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雨中贈元九
- 一臥江村來早晚,著書盈帙鬢毛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王處士郊居
- 催老莫嫌孫稚長,加年須喜鬢毛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同夢得和思黯見贈,來詩中先敘三人同宴之歡
- 帶雪松枝翹膝脛,放花菱片綴毛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池鶴二首
- 但喜暑隨三伏去,不知秋送二毛來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答蘇六
- 黃金臺下忽然驚,征人歸日二毛生。 -- 出自唐·李煜·望遠行·碧砌花光照眼明
- 癡腹何由有鱗甲,俗情自未去毛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居
- 地僻天教養(yǎng)散材,流年沉著鬢毛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地僻
- 中華初識汗血馬,東夷再貢霜毛鷹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胡無人
- 忽逢溪鵲昔未識,言語惺憁羽毛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項里溪上見珍禽日溪鵲相隨數(shù)十步不去
- 靈藥不治懷抱惡,好詩空益鬢毛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晚湖上
- 先生經旬甑生麈,藜羹不污白毛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連陰欲雪排悶
- 那知一旦事大繆,騎驢劍閣霜毛新,卻將覆氈草檄手,小詩點綴西州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夜大醉醒後有感
- 獨鶴初沖太虛日,九牛新落一毛時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洛中監(jiān)察病假滿送韋楚老拾遺歸朝
- 鮑焦一世披草眠,顏回廿九鬢毛斑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公無出門
- 事事只隨波浪去,年年空得鬢毛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酬鄧子儀二首
- 堂上絹素開欲裂,一見猶能動毛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陰山畫虎圖
- 天高海闊路茫茫,嗟爾身微羽毛弱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圣俞白鸚鵡雜言
- 夢寐江西未得歸,誰憐蕭颯鬢毛衰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閣老劉舍人
- 自笑平生夸膽氣,不離文字鬢毛新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
- 仰枕糟丘俯墨池,左提大劍右毛錐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徐恭仲省干近詩三首
- 身騎白鳳繞瓊林,肝膽透寒骨毛冷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多稼亭前兩株梅盛開
- 先生焚香坐明胸,中書奮髯蝟毛張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試毗陵周壽墨池???筆
- 布帆掛了卻袖手,坐看水上鵝毛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峽中得風掛帆
- 僊子更衣晚妝束,紫茸領子翠毛衿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玉山東三塘五首
- 一丸玉彈東飛來,打落桂林雪毛兔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羲娥謠
- 膏銷骨盡煙火死,長安城中賊毛起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相和歌辭·董逃行
- 去地漸高人眼亂,世人為爾羽毛全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有鳥二十章
- 少小離鄉(xiāng)老大回,鄉(xiāng)音難改鬢毛衰。 -- 出自唐·賀知章·回鄉(xiāng)偶書二首
- 血染冠頭錦做翎,昂昂氣象羽毛新;大明門外朝天客,立馬先聽第一聲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詠雞詩,題金雞報曉圖 其三
- 萬里追奔未可知,劃見紛紛落毛羽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契丹歌
- 應念無枝夜飛鵲,月寒風勁羽毛摧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寄上張參政
- 人世流光忽如此,東風吹雪鬢毛班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正月十三日
- 桂靜似逢青眼客,松閑如見綠毛翁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所居首夏,水木尤清,適然有作
- 不是戀師終去晚,陸機茸內足毛群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冬曉章上人院
- 八風動搖人不閑,五羖自鬻鬢毛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王厚頌二首
- 江雨蒙蒙作小寒,雪飄五老發(fā)毛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駐輿遣人尋訪後山陳德方家
- 李侯論干獨不爾,妙畫骨相遺毛皮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子瞻和子由觀韓干馬因論伯畫天馬
- 天樞旋結日珠重,人寰下視鴻毛輕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游羅浮山
- 連歲經行淮上路,憂時嬴得鬢毛蒼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蘄州上官節(jié)推同到浮光
- 吾鄉(xiāng)美笴鵾雞翰,閩瓷兔碗霜毛寒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玉鉤環(huán)歌
- 卷箔乍驚雙眼健,倚闌尋覺百毛涼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新竹
- 舊社久拋魂夢破,近詩才舉骨毛寒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喜皎然師見訪書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