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毛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莫把品名閑議擬,且看青鳳羽毛長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浣溪沙
- 學得平生安樂法,等閑不受鬢毛催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白鷗
- 有時人立作氣勢,團目金努矜毛皮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猛虎行
- 海棠作堵錦步帳,柳花糝徑拳毛氈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甃墳外弟程魁有詩次韻
- 惟其一蚊之睫有余棲,九牛之毛不足計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憎蚋
- 吁嗟文采信為累,莫拯多生羽毛禿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三次韻答惠蘭亭紙翠毫筆
- 心事太平兒女語,詩家尊宿鬢毛斑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徐太博守莆中
- 偷擬白頭瞻畫戟,四神俱散發毛寒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牧杭州謝李太尉德裕
- 其四冷泉凈寺可憐生,雨血風毛作隊行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西湖雜感 二十首選六
- 禮重鄘人歌鼠日,功多楊子拔毛時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陵祀歸得賜暖耳詩和方石韻四首(時和者頗眾
- 三五年加心死盡,有如魚鳥見毛嬙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戲呈友人
- 舍卻存亡論理義,江東不似馬毛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苻登
- 數事平反轉兩官,金章不博鬢毛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廣東潘帥移鎮湖南十口號
- 仆仆漫郎蹤跡孤,星星迂叟發毛疏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赴瓊州次大蓼灘風雨交作寒未艾也其勢欲雪
- 文學恨不隨父終,視七尺軀鴻毛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苫廬
- 取其近者供所欲,太清也自生毛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顏慶遠三友亭
- 波靜不憂無蒂櫨,心清聊溉不毛田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小西湖
- 魚戲罕逢同隊子,雞窠會見二毛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三和
- 可惜調高無聽者,紫髯白盡鬢毛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月下聽孫季蕃吹笛
- 當時天下無甲兵,雖聞賦斂毫毛輕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寄河陽從事楊潛
- 此地元之馀烈在,勉旃幸未鬢毛蒼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送呂倉部治先守齊安
- 萬頃滄波供口腹,一梁寒日曬毛衣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詠鳧
- 紫禁同依日月輝,蒼顏獨愧羽毛奇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王仲行尚書宿直兩絕句
- 昆丘侍郎南霍仙,身騎於菟雪毛韉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壽鄭制置
- 簾外東風花信早,更煩吹緣鬢毛根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歲事
- 豈不愛渠風味好,只應催我鬢毛殘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筍蕨
- 慚愧竟陵江上叟,采菰搗黍鬢毛寒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九日復口
- 才酌屠蘇定年齒,坐中惟笑鬢毛斑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元日
- 玉匣鎖龍鱗甲冷,金鈴襯鶻羽毛寒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贈邊將
- 流落祇因孤劍在,窮愁已有二毛生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張兗下第隨桂陽喬監使之湘中
- 病起東陽衣帶緩,愁多騎省髩毛斑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書懷寄劉五
- 老子何曾持入夢,百年鼎鼎鬢毛班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不飲
- 趁取公馀急行樂,人生容易二毛侵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南安余宰題翠陰亭致爽軒二首
- 之子軒軒霄漢姿,好向春風刷毛羽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惜別行送林梅卿赴闕
- 露蛩悲、清燈冷屋,翻書愁上鬢毛白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秋霽·江水蒼蒼
- 仙去星辰終不滅,至今夢想骨毛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上平江陳侍郎十絕
- 起舞劉琨肝膽在,驚秋潘岳鬢毛蒼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夜坐
- 遠別悠悠泣路歧,丹心雖在鬢毛衰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謫居寄冶城同志
- 小兒十一隨父耕,深林有虎斑毛成。 -- 出自清·毛奇齡·打虎兒行
- 四海魚龍精魄冷,五山鸞鶴骨毛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中秋十五夜寄人
- 春色濕僧巾屨膩,松花沾鶴骨毛香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道林寺諸友
- 四碗發輕汗,平生不平事,盡向毛孔散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
- 閃然欲落卻收得,萬人肉上寒毛生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觀繩伎
- 白云樓危壓晴霓,樓下波光數毛發。 -- 出自宋·滕宗諒·白云樓
- 只道衣冠專世態,炎涼也屬不毛人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西距渭南二十里有佛祠曰梁田其主僧守遂者引
- 老去稍知筋力倦,年來只益鬢毛斑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澠池
- 吟恐昔人精魄笑,到疑盛夏骨毛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涵碧閣東陽山水佳處予聞且久獨未能往近得進
- 陰施在人天報遠,蟠桃三熟鬢毛斑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韓魏公生日
- 君對幽人洗銀轂,我書春事有毛錐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有懷介然偶作因寄之
- 江郎遽出繼二老,自有三昧非毛錐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貫道惠其所作屏料理為大軸題之以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