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在第4個字的詩句
楚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音塵遠,楚天危樓獨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月上海棠·斜陽廢苑朱門閉
- 肝膽不楚越,山河亦衾裯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別從甥高五
- 組練照楚國,旌旗連海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
- 宋玉事楚王,立身本高潔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感遇其一
- 爾為我楚舞,吾為爾楚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
- 吳山對楚岸,彭蠡當中州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潯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
- 抱玉入楚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三十六
- 秦心與楚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遠其一
- 白田見楚老,歌詠徐安宜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徐安宜
- 陽臺隔楚水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遠其六
- 投沙吊楚臣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崔秋浦其三
- 春風變楚關,秋聲落吳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禪房懷友人岑倫
- 又依《楚詞》作《醉翁引》,好事者亦倚其辭以制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醉翁操·瑯然
- 長江連楚蜀,萬派瀉東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入峽
- 苦笑荊楚人,嘉平臘云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雷州八首
- .宋玉對楚王:“此獨大王之雄風也,庶人安得而共之? -- 出自宋·蘇軾·補唐文宗柳公權聯句?并引?
- 可憐吳楚兩醯雞,筑臺未就已堪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驪山?此詩為李廌作?
- (子建與楚王彪別詩云:王其愛玉體,共享黃發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貢父所和韓康公憶持國二首
- 君詩與楚詞,識者當有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林子中以詩寄文與可及余與可既歿追和其韻
- 游人雜楚蜀,車馬晚喧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永安宮?今夔之永安門,即宮之遺址也?
- 回頭梁楚郊,永與中原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淮
- 夢求亡楚弓,笑解適越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東方有一士
- 誰能悲楚相,抵掌悟君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亡伯提刑郎中挽詩二首,甲辰十二月八日鳳翔
- 作詩相楚挽,感慟淚再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鄧忠臣母周氏挽詞
- 重藉剪楚茅,方函斲英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端硯詩
- 昭君本楚人,艷色照江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昭君村
- 葛生蒙楚,蘞蔓于野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葛生
- 綢繆束楚,三星在戶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綢繆
- 維女荊楚,居國南鄉,昔有成湯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殷武
- 隰有萇楚,猗儺其枝,夭之沃沃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隰有萇楚
- 隰有萇楚,猗儺其華,夭之沃沃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隰有萇楚
- 隰有萇楚,猗儺其實,夭之沃沃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隰有萇楚
- 越羅與楚練,照耀輿臺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后出塞五首
- 拂云霾楚氣,朝海蹴吳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
- 才名舊楚將,妙略擁兵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警急(時高公適領西川節度)
- 歌且和,楚狂子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 再用前韻
- 自秦窮楚越,浩蕩五千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,路次藍溪
- 新居寄楚山,山碧溪溶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鄭生嘗隱天臺,徵起而仕。今復謝病,隱于此
- 扁舟來楚鄉,匹馬往秦關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別楊穎士、盧克柔、殷堯藩
- 窗中三楚盡,林上九江平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登辨覺寺
- 商山包楚鄧,積翠藹沉沉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李太守赴上洛
- 月從平楚轉,泉自上方來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訪隱
- 只應同楚水,長短入淮流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追代盧家人嘲堂內
- 喜聞猿楚峽,學劍秦川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漢宮春·浪跡人間
- 奇文窺楚屈,妙理玩蒙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新涼
- 猶媿先楚公,終身無屋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家居自戒
- 竹枝本楚些,妙句寄凄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將離江陵
- 歷吳入楚上巴硤,北游直看秦山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古藤杖歌
- 避讒奔楚僅得免,歷聘返魯終不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神山歌
- 未憂荒楚菊,直恐敗吳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雨排悶十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