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在第4個字的詩句
楚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東朝聞楚挽,羽翿依稀轉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惠昭皇太子挽歌詞二首
- 常聞平楚獄,為報里門高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湖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挽歌二首
- 君不見楚王臺上紅顏子,今日皆成狐兔塵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春女行
- 潮平見楚甸,天際望維揚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相和歌辭·江南曲八首
- 秋風過楚山,山靜秋聲晚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過桐柏山
- 霜蘋留楚水,寒雁別吳城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早下江寧
- 碧云愁楚水,春酒醉宜城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衛功曹赴荊南
- 客心隨楚水,歸棹宿江花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費秀才歸衡州
- 井田通楚越,津市半漁商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武進韋明府
- 吳疆連楚甸,楚俗異吳鄉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聽猿看楚岫,隨雁到吳洲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吉校書東歸
- 悠悠次楚鄉,楚口下涔陽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下武昌江行望涔陽
- 鳥行侵楚邑,樹影向殷田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雍丘任少府
- 隋堤望楚國,江上一歸人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楊皋擢第歸江東(一作送表丈楊皞)
- 不堪逢楚老,日暮正江春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晚次巴陵
- 行云歸楚峽,飛夢到揚州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臨江仙·綠暗汀洲三月暮
- 鴻鵠舉,楚天闊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賀新郎·四海文章伯
- 彎弓射楚使,解劍與漁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宣州雜詩二十首
- 八千提楚卒,百二破秦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宣州雜詩二十首
- 頻年吳楚歲苦旱,一稔未足生脂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東城送運判馬察院
- 憂愁傳楚些,殄悴感周詩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隨州錢相公挽歌三首
- 役使吳楚艘,來泊常流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真州東園
- 半在吳楚間,半入趙衛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哀國子黃助教
- 草深閑楚澤,力盡憶胡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老馬
- 清甘不楚齒,若酒傾殘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張子野知虢州先歸湖州
- 煙波歸楚國,風月滿都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施判官赴饒州
- 我來自楚君自吳,相遇泛波銜舳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四月二十七日與王正仲飲
- 山川包楚塞,風物似荊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李康伯赴武當都監
- 彼知南楚輕,強始必弱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楊辯青州司理
- 招魂傳楚客,撫節見靈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五日與陳真卿飲
- 涉江從楚女,采菊聽陶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王宗說園黃木芙蓉
- 今來學楚客,薄暮愛漁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長蘆江口
- 逢人多楚語,問客煮吳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入滿浦
- 但能存楚玉,切莫道黔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行次穎州聞張甥宗亮不捷鄉薦以詩唁而迎之
- 滁民帶楚俗,下俚同巴音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唱山歌
- 用此散楚兵,子房謀計深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唱山歌
- 遷于荊楚。 -- 出自魏晉·王粲·贈士孫文始
- 樽前荊楚客,云外思縈回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送崔秀才游江陵
- 青春思楚地,閑步出秦城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長安春日野中
- 算何須、楚王雄風,方消畏暑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消息/永遇樂
- 寧非逐楚憔悴身,當是羊裘傲漢人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鄭彥能求擬江亭詩
- 封圻吳楚徼,郡縣秦漢襲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八弟無斁宰寶應
- 春回三楚冰生漪,銀臺春夢歸心馳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喜文潛自淮南歸招飲西岡呈坐客
- 背淮轅楚過三吳,鐵軸膏輪每疾驅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正月十一四日西湖留別同舍
- 看山連楚越,端坐惜羲娥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示李令
- 倦游梁楚愛吾廬,老寄山林孰與娛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徐氏閑軒
- 水鄉清楚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清平樂·水鄉清楚
- 杯盤楚楚饒詩興,寫出人閒淡處聲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王得淦招飲席上二首
- 相傳復楚能三戶,倘及平吳不廿年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巴黎歸國
- 南風隨楚俗,北斗望都城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秋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