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在第3個字的詩句
望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(xiāng) -- 出自唐·李白·靜夜思
- 西北望鄉(xiāng)何處是,東南見月幾回圓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八月十五日
- 明朝望鄉(xiāng)處,應(yīng)見隴頭梅 -- 出自·宋之問·題大庾嶺北驛
- 西北望鄉(xiāng)何處是,東南見月幾回圓。 -- 出自·白居易·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
- 但東望、故人翹首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賀新郎·寄豐真州
- 終日望君君不至,舉頭聞鵲喜。 -- 出自五代·馮延巳·謁金門·風(fēng)乍起
- 日日望鄉(xiāng)國,空歌白苧詞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薊北旅思 / 送遠(yuǎn)人
- 登舟望秋月,空憶謝將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夜泊牛渚懷古
- 層樓望,春山疊;家何在?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·點火櫻桃
- 戍客望邊邑,思?xì)w多苦顏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關(guān)山月
- 交親望歸騎,幾處擁年華。 -- 出自唐·盧僎·歲晚還京臺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
- 灞涘望長安,河陽視京縣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晚登三山還望京邑
- 何處望神州?滿眼風(fēng)光北固樓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南鄉(xiāng)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懷
- 登高望蓬流,想象金銀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游泰山六首
- 正西望長安,下見江水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浦歌十七首
- 東武望余杭,云海天涯兩渺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鄉(xiāng)子·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
- 舉頭望云林,愧聽慧鳥語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墨萱圖·其一
- 置酒望白云,商飆起寒梧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
- 西北望鄉(xiāng)何處是,東南見月幾回圓 -- 出自·白居易·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
- 西北望鄉(xiāng)何處是,東南見月幾回圓 -- 出自··
- 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(xiāng) -- 出自··
- “同來望月人何處?風(fēng)景依稀似去年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西北望鄉(xiāng)何處是,東南見月幾回圓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唐··
- “登舟望秋月,空憶謝將軍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云帆望遠(yuǎn)不相見,日暮長江空自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別
- 倚門望行人,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北風(fēng)行
- 出門望帝子,蕩漾不可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擬古
- 憑崖望咸陽,宮闕羅北極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君子有所思行
- 登艫望遠(yuǎn)水,忽見滄浪枻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高山人兼呈權(quán)顧二侯
- 黃山望石柱,突兀誰開張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
- 淮南望江南,千里碧山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從弟宣州長史昭
- 登高望四海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(fēng)其三十九
- 登高望戎虜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(fēng)其十四
- 舉首望仙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(fēng)其四
- 浩歌望嵩岳,意氣還相傾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山人勸酒
- 關(guān)河望已絕,氛霧行當(dāng)掃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荊州賊平臨洞庭言懷作
- 登高望山海,滿目悲古昔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時登
- 登高望遠(yuǎn)海,召客得英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時登
- 一日望花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遠(yuǎn)其七
- 四海望長安,顰眉寡西笑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經(jīng)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
- 石壁望松寥,宛然在碧霄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焦山望松寥山
- 淼淼望湖水,青青蘆葉齊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奔亡道中其一
- 晉家望安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友人其三
- 月色望不盡,空天交相宜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夜與劉碭山泛宴喜亭池
- 長吁望青云,鑷白坐相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日煉藥院鑷白發(fā),贈元六兄林宗
- 搖筆望白云,開簾當(dāng)翠微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秋浦柳少府
- 云山望不及,此去何時還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范山人歸泰山
- 依巖望松雪,對酒鳴絲桐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東武吟 ( 一作出東門后書懷留別翰林諸公 )
- 我行望雷雨,安得沾枯散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流夜郎至西塞驛寄裴隱
- 空歌望云月,曲盡長松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游南陽清泠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