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望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登高望浮云,仿佛如舊丘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崔郎中宗之 時(shí)謫官金陵
- 策馬望山月,途窮造階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。
- 登高望蓬瀛,想象金銀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游泰山六首(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
- 東武望馀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鄉(xiāng)子·東武望馀杭
- 山頭望,波光潑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失調(diào)名
- 樓上望春歸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桃源憶故人·華胥夢斷人何處
- 空悵望處,一株紅杏,斜倚低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雨中花慢·邃院重簾何處
- 吟斷望鄉(xiāng)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鄉(xiāng)子 集句
- 奇峰望黎母,何異嵩與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擬古九首
- 日夜望我貴,求分買山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坡八首
- 回頭望彭城,大海浮一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頓起
- 每悵望、明月清風(fēng)夜,甚低迷不語,妖邪無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荷華媚
- 登高望中原,但見積水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云千山動鱗甲萬谷
- 登城望麰麥,綠浪風(fēng)│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郡中同僚賀雨11111111
- 山頭望湖光潑眼,山下濯足波生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至秀州贈錢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
- 佇立望原野,悲歌為黎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子由韻二首
- 劉生望都民,病羸寄空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劉丑廝詩
- 凄涼望鄉(xiāng)國,得句仲宣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用前韻再和許朝奉
- 登高望云海,醉覺三山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九日閑居
- 那知望拜馬蹄下,胸中一斛泥與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潘谷
- 回頭望西北,隱隱龜背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萬山
- 登城望麰麥,綠浪風(fēng)掀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郡中同僚賀雨
- 藐余望兮水中汦,頎然而長者黃冠而羽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山坡陀行
- 留君望此府,助我憐其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程之邵簽判赴闕
- 冉冉望君來,握手珠眶漲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五古·挽易昌陶
- 凝旒望南云,垂衣思北狩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上樞密韓公、工部尚書胡公
- 坡陀望鄜畤,巖谷互出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北征
- 都人望翠華,佳氣向金闕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北征
- 清秋望不極,迢遞起曾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野望
- 田家望望惜雨干,布谷處處催春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洗兵馬
- 清晨望高浪,忽謂陰崖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三川觀水漲二十韻
- 扶藜望清秋,有興入廬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昔游
- 農(nóng)人望歲稔,相率除蓬蒿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述古三首
- 孔翠望赤霄,愁思雕籠養(yǎng)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
- 臨軒望山閣,縹緲安可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較熱退晚加小涼穩(wěn)睡…呈元
- 凄其望呂葛,不復(fù)夢周孔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晚登瀼上堂
- 徒勞望牛斗,無計(jì)劚龍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所思(得臺州鄭司戶虔消息)
- 弦與望,從圓缺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·美景良辰
- 西北望長安,可憐無數(shù)山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
- 何處望神州,滿眼風(fēng)光北固樓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南鄉(xiāng)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
- 應(yīng)是望多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武陵春·走去走來三百里
- 空悵望,風(fēng)流已矣,江山特地愁予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漢宮春·行李溪頭
- 云遮望眼,山割愁腸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一翦梅·塵灑衣裾客路長
- 不是望金山,我自思量禹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生查子 題京口郡治塵表亭
- 憑欄望,有東南佳氣,西北神州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聲聲慢 滁州旅次登奠枕樓作,和李清宇韻
- 開簾望天色,黃云暗如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效陶潛體詩十六首
- 山下望山上,初疑不可攀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歲暮望漢宮,誰在黃金屋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續(xù)古詩十首
- 江州望通州,天涯與地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微之三首
- 我聞望江縣,曲令撫煢嫠,[曲令名信陵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立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