岸在第6個字的詩句
岸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更被夕陽江岸上,斷腸煙柳一絲絲。 -- 出自·韋莊·江外思鄉
- “雨后沙虛古岸崩,魚梁移入亂云層。”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-- 出自··
- 石蘿引古蔓,岸筍開新籜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游水西簡鄭明府
- 俄然浦嶼闊,岸去酒船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殷淑三首
- 波翻曉霞影,岸疊春山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姑孰十詠(一作李赤詩)·姑孰溪
- 行盡江南南岸、此淹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·見說東園好
- 踏遍江南南岸山,逢山未免更留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惠山謁錢道人烹小龍團登絕頂望太湖
- 新落霜余兩岸隆,塵埃舉袂識西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張畹
- 醒來夜已半,岸木聲向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發洪澤中途遇大風復還
- 林深伏猛在,岸改潛珍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程之邵簽判赴闕
- 唐神龍中,道岸禪師始建寺于其地,廣明庚子之亂,寺廢于兵火,至乾興中乃復,而賜名曰梵天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凈居寺(并敘)
- 哀我填寡,宜岸宜獄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小宛
- 野老籬前江岸回,柴門不正逐江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野老
- 洪波忽爭道,岸轉異江湖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過南岳入洞庭湖
- 城欹連粉堞,岸斷更青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峽口二首
- 猶傍垂楊春岸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清平樂·溪回沙淺
- 約清愁、楊柳岸邊相候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粉蝶兒 和晉臣賦落花
- 白石江頭曲岸□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一翦梅 游蔣山,呈葉丞相
- 半醉閑行湖岸東,馬鞭敲鐙轡瓏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夜歸
- 沙草新雨地,岸柳涼風枝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曲江感秋 五年作。
- 叢翠萬竿湘岸色,空碧一泊松江心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池上作 西溪、南潭皆池中勝處也。
- 野塘水邊碕岸側,森森兩叢十五莖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畫竹歌
- 至今西洱河岸邊,箭孔刀痕滿枯骨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蠻子朝-刺將驕而相備位也
- 橋竹碧鮮鮮,岸莎青靡靡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七月一日作
- 東岸菊叢西岸柳,柳陰煙合菊花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龍門堰西澗
- 橋竹碧鮮鮮,岸移莎靡靡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雨歇池上
- 為問魏王堤岸下,何如同德寺門前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水堂醉臥問杜三十一
- 遙憶青青江岸上,不知攀折是何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憶江柳
- 萬樹鳴蟬隔岸虹,樂游原上有西風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樂游原
- 十頃平波溢岸清,病來惟夢此中行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病中早訪招國李十將軍遇挈家游曲江
- 終身看不厭,岸幘興悠哉!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舟中作
- 放船蓮蕩遠,岸幘竹風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晴
- 刺舟回北渚,岸幘倚東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東軒
- 舟尾參差野岸橫,屐聲穿市得閑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系舟平水步
- 掃石蔭雙松,岸巾穿萬竹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新泉絕句二首
- 浴罷淡無事,岸幘臨前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七月十一日雨後夜坐戶外觀月
- 避風留水市,岸幘倚船窗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西興泊舟
- 自欣無一事,岸幘倚胡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殘暑得小雨頗涼
- 溪水初生與岸平,橋頭新柳已藏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獨立思故山
- 夜搒孤舟掠岸行,村墟頻過不知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夜舟中作
- 離愁萬緒,聞岸草、切切蛩吟如織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傾杯·鶩落霜洲
- 上高巖之峭岸兮,處雌霓之標顛;據青冥而攄虹兮,遂倏忽而捫天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九 悲回風
- 江頭楂樹香,岸上蝴蝶飛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相和歌辭·江南曲
- 濯錦江邊兩岸花,春風吹浪正淘沙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浪淘沙
- 波上神仙妓,岸傍桃李蹊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三月三日與樂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
- 舟移城入樹,岸闊水浮村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與鄠縣群官泛渼陂
- 水云低錦席,岸柳拂金盤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晦日陪侍御泛北池
- 江如自天傾,岸立兩崖斗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憶山示圣俞
- 可笑沉碑憂岸谷,誰能把酒對江山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韓學士襄州聞喜亭置酒
- 林深隱飛蓋,岸曲遲去槳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來燕堂與趙叔平王禹玉王原叔韓子華聯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