岸在第6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岸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古木寒藤,高岸底、蕭然舟宿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滿江紅 寄張藍(lán)山
- 兒女徒驚氣岸,丹青莫狀靈臺(tái)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木蘭花慢 揚(yáng)州壽紀(jì)子周
- 極浦遙看兩岸斜。 -- 出自元·吳鎮(zhèn)·漁父·極浦遙看兩岸斜
- 濯足每嫌秋岸冷,攤書還趁夕光微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歸來
- 至此始稱峽,岸束江齟齬。 -- 出自明·鐘惺·瞿唐
- 我這里離了岸,遠(yuǎn)了塵寰;我這里拋了家園,也路過廟和庵。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(wèi)·好事終
- 江葦有情侵岸出,野鷗無事掠船過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和吳侍郎謝余洎諸朝客見過亭沼
- 舟行魚避檝,岸坐草留人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臨春水
- 火炬影沉山岸北,潮聲流過郡城東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三山亭
- 一派清江兩岸平,濕云將雨暗柴荊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春日途中五首
- 一帶江流兩岸山,玉花珠髻滿云鬟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富陽道中二首
- 隱隱金鉦解岸維,昏昏江日下田陂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初三日解維
- 舉杯復(fù)置杯,岸幘唯平湖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庚申寒食湖上作
- 舉酒一相囑,岸巾清嘯余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四月十一日游湖上作
- 開門面陂澤,岸岸蒲蓼灣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莊器之賢能良居鏡湖上作吾亦愛吾廬六詩(shī)見
- 村犬吠人循岸走,見成詩(shī)句省思量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題趙祖文畫
- 風(fēng)綽敗蘆依岸老,水分洲渚抱山斜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與諸弟游天竺
- 野鳥學(xué)蠻語,岸花浮楚香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晚春
- 遙憐霜落葉,岸幘坐題詩(shī)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謝陳僉惠紅綠柿
- 萬里長(zhǎng)風(fēng)摧岸柳,一天清露屬園蔬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友人入京
- 島紅野花繁,岸綠垂楊亞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題王才叔南館
- 歸來西湖濱,岸幘松蓋下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以仁者壽為韻壽侍讀節(jié)使鄭少師
- 老柳中間野岸濱,水清常照村邊知。 -- 出自宋·葛天民·柳下即事
- 翠阜紅匪夾岸迎,阻風(fēng)滋味暫時(shí)生。 -- 出自近代·朱孝臧·浣溪沙
- 疏雨微云隔岸山,亂花芳草曲江干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葛溪驛
- 但愛襟懷無岸谷,不知銜位帶風(fēng)霜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試院呈上官御史
- 艫移頻掛藻,岸轉(zhuǎn)只聞鶯。 -- 出自明·張時(shí)徹·春日舟行四首
- 來往細(xì)隨蘋岸戲,浮沉爭(zhēng)逐晚潮游。 -- 出自宋·陳槩·玩鷗亭
- 水深才四尺,岸曲八回往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東湖四詠
- 草花多掩斂,岸竹半伶俜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柯東海游安溪清水巖韻
- 路人芳池柳岸行,宛然野渡一舟橫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廬陵於兩池中作船亭名臥蘆取山谷滿船月臥蘆
- 龍抱明珠出岸隈,夜光草木亦昭回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弄珠潭
- 振及新筍林,岸幘古松樹。 -- 出自·陳俞·重游
- 無事官曹容岸幘,有時(shí)書帙當(dāng)清談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簡(jiǎn)湯及翁
- 斷樹寒云古岸隈,漁翁初撥小船開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題江干初雪圖
- 舟輕疾移岸,岸曲屢回舟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解舟
- 燈影稀疏兩岸樓,市聲已寂睡聲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君澤夜坐示子侄三首
- 此道不隨高岸改,吾徒寧作野云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魏鶴臺(tái)并呈虛舟
- 門楗敬逋籬,岸閣子美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池亭秋思
- 河中船已動(dòng),岸亦有人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八月十八日天曉二首
- 陽和先著力,岸柳搖金晶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蒲大受王園泛舟用文老韻
- 園花四時(shí)春,岸木千年古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前十三章未見營(yíng)創(chuàng)之意因成古風(fēng)
- 濃濃淡淡兩岸山,煙波彌茫江面寬。 -- 出自宋·黃大受·江行萬里圖
- 遠(yuǎn)近煙光分岸色,高低塔影浸江流。 -- 出自宋·江定齋·題金山雄跨亭
- 渚花迎日笑,岸草信人沿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(quán)·次陳叔易太湖二十韻
- 舟轉(zhuǎn)皇陂曲,岸帶青龍坂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泛舟潏水君俞用韓泛南溪韻作詩(shī)三首遂和
- 山回依草驛,岸落出蘆根。 -- 出自宋·李公明·題曹坑鋪
- 二子倚秋晚,岸巾送明眸。 -- 出自宋·林芘·觀潮閣
- 孤石滄浪里,岸山古霧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剛·宮亭廟
- 孤石蒼波裹,岸山苦霧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刪·泛宮亭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