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2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宣和舊日,臨安南渡,芳景猶自如故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永遇樂·璧月初晴
- 云和積雪蒼山晚,煙伴殘陽綠樹昏。 -- 出自唐··春日秦國懷古
- “陽和不散窮途恨,宵漢常懸捧日心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羲和羲和,汝奚汩沒于荒淫之波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日出入行
- 心和得天真,風(fēng)俗猶太古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清漳明府侄聿
- 陽和變殺氣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(fēng)其十四
- 月和疏影上東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定風(fēng)波·雨洗娟娟嫩葉光
- 柔和性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減字木蘭花·柔和性氣
- 欲和去年曲,復(fù)恐心斷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中秋月寄子由三首
- 中和堂后石楠樹,與君對床聽夜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劉寺丞赴余姚
- 中和堂後石楠樹,與君對床聽夜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劉寺丞赴余姚
- 調(diào)和椒桂釅,咀嚼沙礫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監(jiān)試呈諸試官
- (太和中刺史劉嗣之立,李紳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,過濠,為作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濠州七絕 四望亭
- 見和西湖月下聽琴謖謖松下風(fēng),藹藹垅上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奉和錢穆父蔣潁叔王仲至詩四首
- 至和無攫aa7,至平無按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聽僧昭素琴
- (余和慎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子由在筠作東軒記或戲之為東軒長老其婿曹煥
- 中和堂上東南頰,獨有人間萬里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予前後守、倅余杭,凡五年。夏秋之間,蒸熱
- (太和,古白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黃魯直食筍次韻
- 嬌和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瑤池燕·飛花成陣
- 中和樂職幾時作,試向諸生選何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章傳道喜雨(禱常山而得。)
- 既和且平,依我磬聲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那
- 羲和鞭白日,少昊行清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同諸公登慈恩寺塔
- 唱和作威福,孰肯辨無辜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草堂
- 倡和將雛曲,田翁號鹿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同豆盧峰知字韻
- 羲和冬馭近,愁畏日車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瞿塘兩崖
- 羲和流德澤,顓頊愧倚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西閣曝日
- 待和淚,收殘粉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云臥衣裳冷
- 元和圣德要君詩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定風(fēng)波 再用韻。時國華置酒,歌舞甚盛
- 因和三十韻,手題遠(yuǎn)緘寄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二
- 元和九年秋,八月月上弦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卞和死已久,良玉多棄捐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[元和元年同登制科,微之拜拾遺,予授周至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
- 元和歲在卯,六年春二月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春雪
- 羲和走馭趁年光,不許人間日月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遣懷
- 天和遺漏處,而我獨枯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首夏
- 元和天子憂農(nóng)桑,恤下動天天降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牡丹芳
- 元和二年下新敕,內(nèi)出金帛酬馬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陰山道
- 寡和陽春曲,多情騎省郎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裴常侍以題薔薇架十八韻見示因廣為三十韻以
- 元和妝梳君記取,髻堆面赭非華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時世妝
- 清和四月初,樹木正華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首夏同諸校正游開元觀,因宿玩月
- 元和小臣白居易,觀舞聽歌知樂意,樂終稽首陳其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七德舞-美撥亂,陳王業(yè)也
- 暄和生野菜,卑濕長街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
- 唱和筆走疾,問答杯行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裴侍中晉公以集賢林亭即事詩三十六韻見贈,
- 合和新藥草,尋檢舊方書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病中逢秋,招客夜酌
- 政和世理音洋洋,開元之人樂且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法曲-美列圣,正華聲也
- 元和二年秋,我年三十七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曲江感秋二首
- 羲和死來職事廢,官不求賢空取藝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司天臺-引古以儆今也
- 慣和麹糵堪盛否,重用鹽梅試洗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兩銀榼與裴侍郎因題兩絕句
- 元和運啟千年圣,同遇明時余最幸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,兼簡張大、賈
- [元和初,牛相公應(yīng)制策登第三等,予為翰林考核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洛下送牛相公出鎮(zhèn)淮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