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2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義和鞭日車,光焰赫飛躍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久旱喜雨
- 百和寶釵香珮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如夢令·百和寶釵香佩
- 百和交焚瑞煙繞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夜游宮·簾外繁霜未掃
- 心和無白發,長帶一琴行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送李偉歸黃山
- 中和萬物育,皆備我不誣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病中答客
- 靈和殿前好楊柳,爭如張緒少年時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是和非,名與利,一時休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水調歌頭·天下云游客
- 清和,如許在,鶯鶯燕燕,相與忘情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滿庭芳·百雉城邊
- 陽和本根在,芽甲生光輝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感春
- 元和太平樂,自古恐應無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劍器詞三首
- 屬和才雖淺,題高免客嫌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座主相公西亭秋日即事
- 陽和潛發蕩寒陰,便使川原景象新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早春山居寄城中知己
- 燮和皆達識,出入并登庸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門下李相餞西蜀相公
- 鶴和云影宿高木,人帶月光登古壇。 -- 出自宋·伍喬·宿灊山
- 且和光、混俗隨時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*心香 上街化導
- 沖和自然成寶,得亙初、一點明朗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汝車趙三仙
- 沖和氣脈何勞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折丹桂 繼重陽韻
- 沖和滿洞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兩只雁兒
- 沖和氣,任虛源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兩只雁兒
- 氣和神暢,子安母息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 贈于疃化網楊法師
- 沖和上下通顛倒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漁家傲 贈孫姑
- 調和真息永綿綿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煉丹砂 鳴鶴馀音卷四之
- 木和同是夏公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四仙韻 過靜遠鎮
- 調和汞與鉛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長思仙 贈魏害風
- 唱和從容,一時法眷情何義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齊天樂 憶法眷
- 云和署樂工宋奴伯婦王氏,以洞簫合曲,宛然有承平之意,乞詞于予,故作以贈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龍吟 么前三字用仄者,見田不伐*嘔集,
- 春和崇義,無夢天長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一剪梅 依先師真人和移刺仲澤韻,羲州永和
- 陽和煦九畹,晴芬溢青蘭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蘭花篇
- 太和融盎盡沾丐,物無疵癘玄休凝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
- 宣和舉進士,籍籍多文聲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義俠歌(效白樂天體)
- 鬯和免惉{滯心},疊奏歸繹純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方生還寧海(并序)
- 元和亦有時世裝,因之流行遍四方,不為怡容為戚態,望而可知非兆祥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時世裝,儆戎也
- 清和漸覺綠陰稠,初聽林間黃栗留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戲題聽鸝館
- 仰和太清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答兄平原詩
- 純和所產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答兄平原詩
- 遺和既爽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失題
- 用和寤寐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顧驃騎詩 思文
- 清和有合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鄭曼季詩四首 南衡
- 三和璧在山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鄭曼季詩四首 南衡
- 參和大成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顧尚書詩
- 暫和笑言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顧尚書詩
- 陽和忽轉冰霜后,元氣更如天地初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歲朝
- 宣和舊物出內局,書題瘦箸印方石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沈啟南所藏郭忠恕雪霽江行圖真跡
- 議和生,議戰死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兩太師
- 陳和尚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金大將
- 陽和未老貂先敝,暖氣初回鳥竟知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歲暮雜感十首
- 大和空國逐浮虛,曾為蒼生一掃除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明帝四首
- 大和一巨毒,西方無人倫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見候
- 沖和道德勿相違,圣事超凡好仗依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氣和玉燭調陰陽,磨礱整頓智有代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