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后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相思休問定何如。情知春去后,管得落花無。 -- 出自宋·晁沖之·臨江仙·憶昔西池池上飲
- 商女不知亡國恨,隔江猶唱后庭花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泊秦淮
- 描寫思鄉的詩句:人歸落雁后,思發在花前 -- 出自··
- “莫道秋霜不滋物,菊花還借后時黃。”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商女不知亡國恨,隔江猶唱后庭花。”全詩賞析 -- 出自··
- 天子龍沉景陽井,誰歌玉樹后庭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陵歌,送別范宣
- 作詩火急追亡逋,清景一失后難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
- 我雖愛山亦自笑,獨往神傷后難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自普照游二庵
- 轉覺周家新樣俗,?頭巾起后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謝人惠云巾方舄二首
- 有子才如不羈馬,知君心似后凋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仲勉子文?此詩為黃庭堅作?
- 正好長松水石間,更憶前生后生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晉卿得破墨三昧,又嘗聞祖師第一義,故畫
- 今歲九月,殘暑方退,既望之后,月出愈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月五首(并引)
- 千古風流八詠樓,江山留與后人愁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題八詠樓
- 周宣漢武今王是,孝子忠臣后代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承聞河北諸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
- 洪濤滔天風拔木,前飛禿鹙后鴻鵠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天邊行
- 貪趨相府今晨發,恐失佳期后命催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李八秘書赴杜相公幕
- 凡我同盟鷗鳥,今日既盟之后,來往莫相猜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 盟鷗
- 輕攏慢拈抹復挑,初為霓裳后六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琵琶行
- 江畔誰家唱竹枝,前聲斷咽后聲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竹枝
- 應似朱門歌舞妓,深藏牢閉后房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鸚鵡
- 散齋香火今朝散,開素盤筵后日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五月齋戒,罷宴徹樂,聞韋賓客、皇甫郎中飲
- 垂老休吟花月句,恐君更結后身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微之十七與君別及朧月花枝之詠
- 江畔誰人唱竹枝,前聲斷咽后聲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雜曲歌辭·竹枝
- 已斷燕鴻初起勢,更驚騷客后歸魂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贈劉司戶
- 醉來且擁黃紬睡,莫問何時后土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晚雨中作
- 吳信讒而弗味兮,子胥死而后憂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七 惜往日
- 流水淘沙不暫停,前波未滅后波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浪淘沙
- 萬戶千門成野草,只緣一曲后庭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金陵五題·臺城
- 北堂倚門望君憶,東歸扇枕后秋色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韓巽入都覲省便赴舉
- 一派青山景色幽,前人田地后人收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書扇示門人
- 穰下此花留未發,待君同賞后池春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和提刑張太博寄梅
- 后山未覺坡先知,東坡勾引后山詩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次東坡先生蠟梅韻
- 荊棘深處共潛身,前困蒺藜后臲卼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·縛戎人
- 今夜商山館中夢,分明同在后堂前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感夢
- 他生莫忘靈山別,滿壁人名后會稀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八月六日與僧如展、前松滋主簿韋戴同游碧澗
- 人生七十古來少,前除幼年后除老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一世歌
- 若非纖手抽刀斬,應笑山東后有人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齊后圖
- 步人抽箭大如笛,前把兩矛后雙戟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寄哥舒仆射
- 除災避患宜君王,益壽延齡后天地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寶劍篇
- 未明東上閣門開,排仗聲從后殿來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宮詞
- 逆風上水萬斛重,前驛迢迢后淼淼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水夫謠
- 山木慘慘天欲雨,前有毒蛇后猛虎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四拍
- 一年兩度錦城游,前值東風后值秋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綿谷回寄蔡氏昆仲
- 一年兩度錦江游,前值東風后值秋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魏城逢故人(一題作綿谷回寄蔡氏昆仲)
- 〈高安三長老,與之甚熟,別后文老去洞山,聰老去圣壽,全老化去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琳老還大明山
- 噴振風雨馳平岡,前數顧陸后吳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王詵都尉寶繪堂詞
- 以其不可緒見也,故特著于后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題李公麟山莊圖〈并敘〉
- 雨聲樓閣春寒里,寂寞收燈后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探芳信·為春瘦
- 椒杯香乾醉醒,怕西窗、人散后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探芳新·九街頭
- 明明天子兮圣德揚,穆穆皇后兮陰化康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中和樂九章·總歌第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