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后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大老不為今日用,小詩徒遣后人夸。 -- 出自宋·何麒·外大父丞相初登科為雒縣主簿經攝垍窯鎮稅官
- 正氣莫教銷鑠盡,典型留與后人看。 -- 出自宋·何文季·寄姚達泉
- 生為孝子忠臣勸,死結皇天后土知。 -- 出自宋·胡斗南·挽文山
- 慨想前修千古事,孤忠高義后來無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漫述
- 祗說清談晉業虛,蘭亭之樂后來無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蘭亭會飲觀晉帖
- 玉環傾國起胡兵,有色終污后世名,九夏專房何在貌,一身空洞若為情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和鄭樞山竹夫人韻
- 風雨滿天愁不動,隔江猶唱后庭花。 -- 出自宋·黃今是·漁父詞
- 若謂甘棠安敢比,清陰留與后人來。 -- 出自宋·黃之傳·亦佳亭
- 忠肝義膽何其雄,憤彼陰邪后內訌。 -- 出自宋·黃莊·詩美校書郎彭方迥
- 豈惟科目一時重,要使勛庸后世傳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裝解卷魯齋先生置酒出詩就坐占和
- 剛把山僧推倒卻,不知到海后如何。 -- 出自宋·靚禪師·溺溪流
- 聞落紛紛不自知,春秋莫較后先期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和張總管菊
- 曲學豈知新說美,蒼顏難伴后生閒,聞君此地淹徊久,悵望當年未及攀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答李成季賀授直秘閣
- 傾懷敢望時情合,論事須思后計深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乞罷未報承延晉秦慶皆惠書
- 誰唱雙棺薤曲悲,前聲未斷后聲隨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余倅父子挽詞二首
- 遙想韓公昔年事,聲名留得后來香。 -- 出自宋·林用中·馬上舉韓退之話口占
- 人間誰是識梅真,棄實求花后世心。 -- 出自宋·陸夢發·見梅雜興
- 神駒已應當年兆,祥筍還為后裔留。 -- 出自宋·呂聲之·過杜潭題曾祖慶源庵
- 聞道烏衣盛文史,只愁異姓后宗盟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次前韻答石秀才
- 獨羨唐家賢父子,芒名留得后人傳。 -- 出自宋·歐陽麟·狀元峰
- 輕弦入手剩超越,卻笑彈箏后銀甲。 -- 出自宋·琴士·賦以鶴羽代銀甲
- 有泉何取臺儀鳳,事佛空教后作蛇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南朝故跡惟天禧鳳凰臺鹿苑郗氏窟為最久
- 調高郢曲難和,羞殺歈歌籋后塵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和潘帳干二首
- 華黍幾沾膏澤潤,基棠長起后人思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題它山善政侯廟
- 署鼓冬冬大府辟,斂板爭趨后先入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送胡庭美解成都筦庫赴鳳州學宮
- 分明開口不在舌頭邊,累及后代結佛祖深冤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云居善開長老請贊
- 身心不是閑家具,前箭猶輕后箭深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二十首
- 嫌闌砌前栽樹少,怕空不種后園花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真·某又述
- 及早游方及早歸,參禪須是后生時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送小然還鄉
- 十五日已前是結,十五日已后是解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檻外長江去不回,檻前楊柳后人栽。 -- 出自宋·釋晦機·滕王閣
- 無端再敘當頭著,前箭猶輕后箭深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頌古四十八首
- 我手何似佛手,摸得枕頭背后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黃龍三關
- 如斯孟浪為人,鈍置月林之后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法孫天龍長老思賢請贊
- 洞庭湖頂門著地,龍蟠山腦后見腮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十字街頭輕一拶,前三三對后三三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頌古十五首
- 二千年前,我不如你,二千年后,你不如我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八十五首
- 彼又何須指南,吳越令行,而后有傳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石佛清長老請贊
- 檐聲不斷前旬雨,電影還連后夜雷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三十八首
- 國號倉皇更幾回,昔人事往后人哀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金陵懷古二首
- 老來始得文章力,前有歐公后益公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駕劉后村除兵侍兼直院
- 趙州禮拜歸堂去,前箭猶輕后箭深。 -- 出自宋·釋玿·頌古三十一首
- 野老不知亡國恨,隔江猶唱后庭花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何似當時休擘破,渾侖留與后人看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頌古四十四首
- 須知八法論書處,前箭猶輕后箭深。 -- 出自宋·釋師一·頌古十八首
- 今古時人皆妄傳,不信但看后三月。 -- 出自宋·釋心道·舉臨濟人滅囑三圣因緣作偈
- 豪貴從他縱勝游,多歡終是后多愁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內無想,外無緣,何必神方肘后傳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活人歌
- 盡謂古今都坐斷,誰知賊過后張弓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頌古三十一首
- 全超威音之前,獨步劫空之后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