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在第6個字的詩句
佛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熾哉吳閩間,佛事不可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擬古九首
- 照汴玉峰明佛剎,隔淮云海暗人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章錢二君見和復次韻答之
- 知是丹霞破佛手,先聲應已懾群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錢承制赴廣西路分都監(jiān)
- 書窗拾輕煤,佛帳掃余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歐陽季默以油煙墨二丸見餉各長寸許戲作小詩
- 荒涼海南北,佛舍如雞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自雷適廉宿于興廉村凈行院
- 當為師子吼,佛法無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潮陽吳子野出家?或為蘇過作?
- 南夷羞白雉,佛國貢青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水官詩?并引原收有老泉水官詩,今刪?
- 當為獅子吼,佛法無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潮陽吳子野出家
- 何人識此志,佛眼自照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杜介
- 儒臞謝赤松,佛縛慚丹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
- 蘇晉長齋繡佛前,醉中往往愛逃禪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飲中八仙歌
- 五月寒風冷佛骨,六時天樂朝香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岳麓山道林二寺行
- 不飲便康強,佛壽須千百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卜算子 飲酒成病
- 便好洗心依佛祖,不妨強笑伴兒童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題鶴鳴亭
- ]儒風愛敦質,佛理尚玄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
- 欲悟色空為佛事,故栽芳樹在僧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僧院花
- 行行都門外,佛閣正岧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月夜登閣避暑
- 仙眉瓊作葉,佛髻鈿為螺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鏡檻
- 天香余裊裊,佛燈猶煜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歸
- 正使未能超佛祖,也應小勝市朝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贈僧
- 豈知秦漢後,佛老起縱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為韻
- 臂上燒香拜佛前,愿郎安穩(wěn)過新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吳娃曲
- 漠漠川云昏佛塔,涓涓野水入農(nóng)疇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郊外歸北望譙樓
- 臨堂坐夜分,佛燈看墮燼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寓寶相有作
- 溪光如鏡新佛拭,白云青嶂無朝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題張仲欽左司盤澗
- 愿我遍游諸佛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望江南/憶江南
- 若除此惡習,佛法無多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擬寒山拾得二十首
- 東府舊基留佛剎,後庭余唱落船窗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金陵懷古四首
- 僧殘尚食少,佛古但泥多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重游草堂次韻三首
- 長以聲音為佛事,野風蕭颯水潺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昌叔韻
- 眾生不異佛,佛即是眾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半山寺壁二首
- 龜負寶林新佛地,龍蟠使宅老仙山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公辟將受代書蓬萊閣
- 猶同甘露飯,佛事薰毗耶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巽上人以竹閑自采新茶見贈,酬之以詩
- 街東街西講佛經(jīng),撞鐘吹螺鬧宮庭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華山女
- 路窮臺殿辟,佛事煥且儼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,因獻楊常
- 親庭未差遠,佛屋不勝秋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臘夜普明寺睡覺
- 便是昨來千佛閣,望中見此兩州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宣歙道中
- 笑誑卻被誑,佛祖還笑汝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初曉明朗,忽然霧起,已而日出,光景奇怪
- 經(jīng)藏中間看佛盡,竹林外面是人家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水月寺寒秀軒
- 西昌官舍如佛屋,一物也無唯有竹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太和主簿趙昌父思隱堂
- 衲子若全信佛語,生天定在靈運前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戲用禪觀答曾無逸問山谷語
- 渚宮本坳下,佛廟有臺閣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松鶴
- 旗亭紅粉泥,佛廟青鴛瓦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茅舍
- 秋月溶溶照佛寺,香煙裊裊繞經(jīng)樓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我愛秋香
- 一簾淡月,仿佛照顏色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霓裳中序第一·丙午歲
- 一變至南宋,佛行而儒名。 -- 出自清·袁枚·詠史
- 急過當年無佛處,庭前空有柏森森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柏林院
- 聞有神龍依佛住,棖觸須臾召雷雨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雷洞坪
- 長眉老僧同佛力,咒使鮫人往求得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慈恩寺石磬歌
- 似到西方諸佛國,蓮花影里數(shù)樓臺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題悟真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