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资源站www国产在线资源,国产偷窥熟妇高潮呻吟,潮湿的心动漫在线观看免费未删减,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

漢語字典 詞語字典 成語字典 近反義詞
當前位置:查字典>>詞語字典>>蓖麻果

蓖麻果

蓖麻

蓖麻,大戟科植物的一種,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全株光滑,上被蠟粉,通常呈綠色、青灰色或紫紅色;莖圓形中空,有分枝;葉互生較大,掌狀分裂;圓錐花序,單性花無花瓣,雌花著生在花序的上部,淡紅色花柱,雄花在花序的下部,淡黃色;蒴果有刺或無刺;橢圓形種子,種皮硬,有光澤并有黑、白、棕色斑紋。喜高溫,不耐霜,酸堿適應性強。種子叫蓖麻子,榨的油叫蓖麻油,醫藥上做瀉藥,工業上做潤滑油。

簡介

蓖麻 ,大戟科Euphorbiaceae)植物,學名Ricinus communis。栽培用以提取醫藥及工業用油,或用作風景樹以觀賞其葉。葉掌狀,12裂,大而美觀;果古銅色到紅色,生有硬毛和刺,簇生,美觀,通常成熟前就采收。種子外形似豆,表面有花斑,成熟後含有毒的蓖麻堿(ricin)。可能原產非洲,已在全世界熱帶歸化,印度和巴西是主要種植國。蓖麻油用作潤滑油及緩瀉藥。在熱帶,植株可高達10∼13公尺(30∼40呎)。在溫帶氣候條件下則成僅高1.5∼2.4公尺的一年生植物。蓖麻屬僅蓖麻一種,但有成百個自然類型和許多園藝品種。

大戟科蓖麻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。原產非洲東部,經亞洲傳入美洲,再至歐洲。中國蓖麻引自印度,自海南至黑龍江北緯49°以南均有分布。華北、東北最多,西北和華東次之 ,其他為零星種植 。熱帶地區有半野生的多年生蓖麻。

蓖麻栽培種有油用和油藥兼用兩種類型。根系發達,入土深。莖柔韌 ,中空,節節分枝 ,分枝多少因品種、密度而不同。多年生蓖麻植株高達 5米以上。莖、葉綠色或紫紅色。植株被有白色蠟粉,光滑無毛。葉掌形,有的呈雞爪形。花單性,總狀圓錐花序,穗軸上部著生雌花,花柱紅色,下部為雄花。偶有兩性花混合排列或只有單生雌性花的植株。蒴果有刺或無刺,3室,每室1粒種子。皮殼光滑硬脆,有淺花紋,紅至黑褐色。生長最適溫度為20~28℃。

蓖麻在中國北方于冬前深耕,施用有機肥熟化土壤,成片種植。南方利用隙地種植。種子發育不需很高溫度,幼苗可耐 0℃ 左右低溫。可直播或育苗移栽。北方春播宜早,氣溫穩定在10℃時可播種,以延長生長期并提高產量。多年生蓖麻可宿根留種,越冬前砍去地上部分,注意覆蓋保溫防凍。當大部蒴果呈深褐或黃褐色并開始出現裂紋時收獲。主要病蟲害有枯萎病 、葉枯病 、細菌性斑點病和地老虎、棉鈴蟲、刺蛾、蓖麻夜蛾。

蓖麻種子含油量50%左右。蓖麻油為重要工業用油,可制表面活性劑 、脂肪酸甘油脂 、脂二醇、干性油 、癸二酸、聚合用的穩定劑和增塑劑、泡沫塑料及彈性橡膠等。并是高級潤滑油原料 。還可作藥劑 ,有緩瀉作用。餅粉中富含氮、磷、鉀,為良好的有機肥,經高溫脫毒后可作飼料。莖皮富含纖維,為造紙和人造棉原料。

歷史和傳布

蓖麻原產非洲東部,后經亞洲傳入美洲,再傳到歐洲。中國蓖麻由印度傳入,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的歷史,《唐本草》(公元639)就有記載。長期以來都為零星種植,多栽培于大田、低山坡、宅旁或路旁隙地。采收蓖麻種子可榨油,油粘度高,凝固點低,既耐嚴寒又耐高溫,在-8~-10℃不冰凍,在500~600℃不凝固和變性,具有其他油脂所不及的特性,為化工、輕工、冶金、機電、紡織、印刷、染料等工業和醫藥的重要原料。油粕可作肥料、飼料以及活性炭和膠卷的原料。進入20世紀后,由于近代工業需要大量高級潤滑油,蓖麻生產才迅速發展。

蓖麻油不能食用。經濟價值高,它是藥用瀉劑;紡織、化工及輕工等部門用蓖麻油作助染劑、潤滑劑、增塑刑、乳化刑和制造涂料、油漆、皂類及油墨的原料。

蓖麻油經濃硫酸處理使得到表面活性很好的硫酸酯(俗稱土耳其紅油)。蓖麻油脫水則可得到具有共軛雙鍵的干性油脂。以不同的氫化條件處理蓖麻油可以得到多種產品,因此蓖麻油廣泛應用于各種工業部門。蓖麻油最接近純化合物單酸甘三酯,在常見油脂中只有橄欖油(含80%左右的油酸)、紅花油(70%以上亞油酸)和桐油(約含85%的桐酸)有此特點。

蓖麻油中不皂化物含量小于1%。維生素含量較低(0.05左右)。

蓖麻籽含油量高,由于油的用途不同,因此取油方法也不同,藥用蓖麻油用水壓機冷 榨,溫度不超過50,否則部分雜質會溶入油中而不能作藥用。用冷榨所得的油稱為1號蓖麻油。其餅粉碎后進行再次壓榨或浸出以制取3號蓖麻油(無2號),供工業用。用螺旋榨油機直接壓榨,或者采用預榨-浸出所得到的蓖麻油只能作為工業用油。

中國自海南至黑龍江北緯49°以南地區都有分布。以華北、東北生產最多,西北和華東次之,其他各地多為零星種植。熱帶地區有半野生狀態的多年生蓖麻。

栽培

蓖麻是深根作物。中國北方大面積種植地區多在冬前深耕,風化土壤,以增加蓄水保肥性能。南方利用隙地播種。喜溫,但種子發芽不需很高的溫度。種殼較堅硬,吸水較慢,春播宜早,當氣溫穩定在10℃時即可播種。也可育苗移栽。幼苗可耐零度左右的低溫。北方蓖麻早播可延長生育期并提高產量。多年生蓖麻也可宿根留種,越冬前砍去地上部,用土或農家肥覆蓋,也可用稻草或薄膜防凍保暖。株行距以65~100厘米為宜。1~6片真葉時摘去主莖頂芽,以促進側枝生長發育。 當大部分蒴果呈深褐色或黃褐色并開始出現裂紋時收獲,也可分次采收。多年生蓖麻可連續收獲10年左右。主要病害有枯萎病、葉枯病和細菌性斑點病等。主要害蟲有地老虎、棉鈴蟲、刺蛾和蓖麻夜蛾等。

藥用介紹

全株可入藥,有祛濕通絡、消腫、拔毒之效。種子含蓖麻毒素,未經加熱處理,不得內服。

氣味:(子)甘、辛、平、有小毒。

主治:

1、半身不遂,失音不語。取蓖麻子油一升、酒一斗,在銅鍋中煮熟,細細服下。

2、口目歪斜。用蓖麻子仁搗成膏,左邊斜則貼右,右邊斜則貼左。有效。

3、風氣頭痛。用乳香、狎麻仁等分,搗成餅,貼太陽穴。又方:蓖麻仁半兩、棗肉十五枚,搗涂紙上,卷成筒子插入鼻中,有清鼻滋流下即愈。

4、鼻塞不通。用蓖麻子仁二十粒、在棗(去皮)一枚、搗勻,棉裹塞鼻中。一天換藥一次。三十天以后,鼻通,嗅覺恢復。

5、急性喉痹,牙關咬緊。用蓖麻仁研爛,紙卷作筒,燒出煙,熏吸喉部,此方名“圣煙筒”。

6、咽中瘡腫。用蓖麻子仁一枚、樸硝一一,同研細,新汲水送服,連進二、三服,很見效。

7、水氣脹滿。用蓖麻子仁研細,加水得三合,清晨一頓服盡,中午有青黃水排出。身體強壯的人,蓖麻子可服五粒。

8、腳氣病。用蓖麻子七爛,去殼,研爛,同蘇合香調勻貼足心,痛即止。

9、小便不通用蓖麻仁三爛,研細,包成紙捻,插入尿道,即通。

10、子宮脫出。有蓖麻子仁、枯礬、等分為末,鋪紙上,把子宮托入;同時以蓖麻子仁十四枚,研成膏涂頂心。

11、催生下胎(不拘生胎死胎)。用蓖麻子二個、巴豆二個、麝香一分,共研勻,貼臍上并足心。

12、一切毒腫。用蓖麻子仁搗爛,敷患處。

13、癘風(鼻塌下,手指彎曲,指節疼痛,漸至斷落)。用蓖麻子一兩,去皮,黃連一兩,銼如豆大,同泡在水一升中,幾日后,取蓖麻子一枚劈破,以泡藥的水送服。以后蓖麻子有得每次可增到四、五枚。肚子稍瀉,并不礙事,泡藥的不用完后,可添加新水。兩月肥后,試吃大蒜豬肉。用如不發病,即服藥已經收效。如仍發病必繼續服藥。

14、瘰疬結核。用蓖麻子炒,去皮,每睡時服二、三枚,有效。但一生不可再吃炒豆。

15、肺風面瘡(起白屑或微有赤瘡)。用蓖麻子仁五十粒,白果、棗各三個、瓦松三錢、皂角一個,共搗爛,做成團子,用以洗面。

16、臉上雀斑用蓖麻子仁、蜜陀僧、硫磺和呈錢,共研為末。以羊腦髓和勻,每夜敷斑上。

17、突然耳聾。用蓖麻子一百個,去殼與大棗十五枚,一起搗爛,稍加人乳,做成錠子。用時取一枚裹棉花中塞耳內。一天換藥一次。以二十日病愈。

18、湯火傷。用蓖麻子仁蛤粉,等分為末,湯傷以油調搽,火灼以水調搽。

附方:蓖麻葉:有毒,能治腳氣風腫,止鼻血,亦治痰喘咳嗽

【別名】紅蓖麻

【來源】本品為大戟科植物蓖麻 Ricinus communis L.的種子(見“蓖麻子”)、根及葉入藥。夏秋采根及葉,分別曬干或鮮用。

【性味歸經】

葉:甘、辛,平。有小毒。

根:淡、微辛,平。

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,其毒性為全株有毒,種子毒性大。兒童吃3-4粒,成人吃20粒即可中毒死亡。一般輕度中毒者半天后表現衰弱無力,重者有惡心、腹痛、吐瀉、體溫升高、呼吸加快、四肢抽搐、痙攣、昏迷死亡。牛、馬、豬等誤食蓖麻子,能引起食欲減少、嘔吐、下痢、疝痛、痙攣,嚴重時死亡。家畜誤食蓖麻子致死量:馬36—50g,牛350—450g,牛犢20g,綿羊30g,山羊105——140g,豬60g,仔豬15——20g,兔1.5g,鵝1g,雞18g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葉:消腫拔毒,止癢。治瘡瘍腫毒,鮮品搗爛外敷;治濕疹瘙癢,煎水外洗;并可滅蛆、殺孑孓。

根:祛風活血,止痛鎮靜。用于風濕關節痛,破傷風,癲癇,精神分裂癥。

【用法用量】根1~2兩,水煎服。

【摘錄】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